十九、金屋藏娇
楚汉战争时期,陈婴曾随项羽征战,后降刘邦,并在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1800户(《汉书》云600户)堂邑侯。汉文帝三年,陈婴之孙陈午袭堂邑侯,随后娶窦皇后之女馆陶长公主刘嫖为妻。 生二男一女:长子陈季须(陈须),次子陈蟜(jio),女即孝武陈皇后(名未见载于史籍)。
汉景帝前四年(公元前153年),立长子刘荣为太子。长公主想将自己的女儿嫁与太子为妃。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善妒,而后宫诸多受天子宠幸而得到显贵的美人皆因长公主之故,这些美人所受到的尊宠超过了栗姬,栗姬日益愤怒并且怨恨长公主刘嫖。待到长公主欲与栗姬结儿女之亲时,栗姬因此而拒绝了长公主。遭到拒绝的长公主又将目光投向了四岁即封王的景帝爱子——王夫人所生的胶东王刘彻,王夫人答应了长公主提出的婚约。一天,刘彻到姑母家玩,长公主很喜欢这个聪明的侄子,便把他抱到自己膝盖上,逗他说:“儿呵,你要不要媳妇?”说着,指着身边侍立的一个女子:“要她做你的妻子吗?”刘彻说:“不要。”
长公主身边侍奉的人有一大堆,公主一个个指过去问刘彻,刘彻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都说不要。最后,公主指着阿娇问要不要,刘彻很喜欢阿娇,见姑姑问,马上笑着说:“如果娶到阿娇做媳妇,我就造最漂亮的房子给她住。”汉景帝见儿子有这样的气魄,也同意了这门亲事。
长公主因栗姬的拒绝而生气,于是经常在景帝面前进谗言栗姬之过:“栗姬与各位贵夫人、宠姬聚会,常常让侍从在他们背后吐唾液诅咒,施用妖邪惑人的道术。”景帝因此恼恨栗姬。 而栗姬亦曾因不愿善待景帝的众位儿子并出言不逊令景帝气愤。
与此同时,长公主每日在景帝面前夸赞王夫人之子的优点,景帝也认为王夫人之子德才兼备,又有从前王夫人怀孕时梦日入怀的吉兆 ,只是更换太子的主意还没定下来。王夫人知道景帝怨恨栗姬,趁他怒气未消,暗中派人催促大臣奏请立栗姬为皇后。一次朝会大行令奏事完了,又说:“‘儿子因母亲而尊贵,母亲因儿子而尊贵’,如今太子的母亲还没有封号,应当立为皇后。”景帝发怒说:“这是你应该讲的话吗!”结果竟论罪处死了大行令,并在汉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废了太子刘荣,改封他为临江王。
同年,汉景帝立王夫人为皇后,她7岁的儿子胶东王刘彻为太子。 刘彻立为太子后,娶了长公主的女儿陈氏为太子妃。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也造了富丽堂皇的宫殿,实现了小时候的诺言,并册封阿娇为皇后。
因为在立武帝为储君这件事上陈皇后的母亲窦太主(武帝即位后尊长公主为大长公主,亦称窦太主)刘嫖有功劳,陈皇后故此骄横尊贵。 窦太主亦自恃有功于武帝,无止境的向汉武帝索取财物,武帝心中厌恶窦太主。而陈皇后又生性骄横善妒,虽独享宠爱却始终没能生孩子,花了9000万钱治疗不孕之症亦终究没能治愈。武帝对陈皇后的宠爱也慢慢衰退。王太后对武帝说:“你刚即位不久,大臣们尚未归附于你,之前商议兴立明堂的事情已经惹怒太皇太后,如今又不顺从长公主,必定会受到重责。妇人的性情是很容易高兴的,你应该慎重思考该怎么做!”武帝于是对窦太主与陈皇后母女俩稍加以恩礼相待。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献歌女卫子夫以充后宫。 陈皇后听说卫子夫得到天子临幸之后,非常气愤,数次寻死觅活,武帝也愈加对皇后不满。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卫子夫因被武帝宠幸而怀有身孕,而此时陈皇后却因为没生孩子而妒忌卫子夫。陈后的母亲大长公主听说后心疼自己的女儿,亦妒忌卫子夫,于是策划抓捕卫子夫当时并未知名的弟弟卫青,欲将其杀害,后卫青得其友公孙敖相救免于一死。
随着卫夫人的尊宠一天胜过一天,并为汉武帝生下三个公主,而陈皇后十余年里却一直未能生育 ,其外祖母窦太皇太后又在建元六年去世。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陈皇后竟施以妇人媚道,此事被发觉后,汉武帝要求负责执法纠察的部门穷究此案。当时的御史大夫张欧有一位下属侍御史名叫张汤,他深入案情,追查出楚服等人为陈皇后施巫蛊之邪术,祝告鬼神,祸害他人,属大逆不道之罪。最终处巫者楚服斩首于市,与此案有牵连者且被诛杀者三百余人。同年秋七月乙巳日,汉武帝命有司赐皇后一道策书:“皇后不守礼法,祈祷鬼神,降祸于他人,无法承受天命。应当交回皇后的玺绶,离开皇后之位,退居长门宫。”至此,居皇后之位11年的陈皇后被废黜。
陈皇后废后居住在长门宫中。陈皇后的母亲窦太主感到羞惭恐惧,向武帝叩头请罪。武帝说:“皇后的行为不符合大义,不得不把她废黜。你应该相信道义而放宽心怀,不要轻信闲言而产生疑虑和恐惧。皇后虽然被废了,仍会按照法度受到优待,居住在长门宫与居住在上宫并无区别。”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陈后的父亲堂邑侯陈午去世,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大长公主去世。 又过了几年,陈皇后也在长门宫去世,逝后葬在霸陵郎官亭东面。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这是宋代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摸鱼儿》,诗中所描述的内容,就是“金屋藏娇”的后续故事。
话说刘彻荣登帝位,让阿娇一跃成为皇后,享尽了人间荣华。
但是,仿佛一切都有定数,虽然有时能强行改变,也要随时做好遭受其反噬的代价。
“金屋主人”陈阿娇,在婚后猛然发现,皇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因为婚后十余年的时间,她的肚子都没有一点儿变化,这对一个皇后来说,可是天大的缺陷。陈皇后为了求子,看遍天下名医,寻医问药所花得钱达九千万铢,但是最终也没能解决了问题。身心俱疲之下,当年千娇百媚的陈阿娇,慢慢成了黄脸婆。
这个时候,一个重要人物的登场,改变了陈阿娇的命运。你说是门风也好,说是榜样的力量也罢,昔日的长公主馆陶夫人,变成了现在的长公主平阳夫人,刘彻是她的亲弟弟,她在刘彻登上皇位之后,就跟她姑姑一样,开始有样学样的大肆搜罗天下美女,养在家中,以备皇帝不时之需。
这一天,汉武帝驾幸平阳公主府邸,对平阳公主搜罗来的歌女卫子夫一见倾心。从此,卫子夫就走进了深宫,开始平步青云——卫子夫顺利地为刘彻生下长子刘据,六年后刘据被立为太子,卫子夫的荣宠达到了极点。随之而来的,是卫氏一门的封爵封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都因此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后来,丧夫的平阳公主更是在汉武帝的恩许下嫁给了卫青,使得这一道钢铁同盟更加牢不可破。
当年被专宠的陈阿娇渐渐被疏远,她被心中的妒火和怒火折磨得痛不欲生,便开始耍起了民妇的手段,一哭二闹三上吊,几次都差点儿死去,弄得刘彻大倒胃口,陈阿娇原来在他心中的美好形象也几乎消磨殆尽。
陈阿娇一看这个方法不行,就开始来狠的了,她收买人制造了“巫蛊案”。事情败露后,汉武帝大为光火,派出酷吏张汤彻查此案,最后受此案件牵连死伤者多达数万人。祸首陈阿娇自然难辞其咎,最后只得交出皇后印绶,被打入冷宫长门宫。
从曾经名动天下、令皇帝心醉神迷皇后,到现在无人问津、独望寒窗难见天颜的阶下囚,陈阿娇面对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怎么能接受得了呢?她不甘心啊,她想逆风翻盘!
陈阿娇就想起一个人来,当朝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曾官拜中郎将,就是长安警备司令,他的辞赋更是能感天地、泣鬼神,深得汉武帝的赏识。
司马相如能在刘彻当政时出人头地,就是因为刘彻看到了司马相如写的一篇《子虚赋》,就惊为天人,马上将司马相如召进京城。
司马相如见了汉武帝,就说了:“《子虚赋》写的只是诸侯王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
刘彻一听,饶有兴趣地看了看司马相如,说:“好啊,那寡人就等你的赋了!”你看,要搁在平时啊,没准刘彻早就不高兴了,哪来的狂徒啊!现在刘彻不但没有怪罪司马相如狂妄,反而更对司马相如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司马相如就将一篇《上林赋》呈给了汉武帝。这篇《上林赋》从内容上与《子虚赋》相接,而且更有文采。司马相如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歌颂了统一的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形象,又巧妙地对统治者有所讽谏。汉武帝刘彻拍案叫绝,当场就封司马相如为郎,就是专给皇帝写文章的官员。
现在陈阿娇一合计,自己何不来个曲线救国呢,让司马相如那能生花的妙笔替自己扇乎扇乎,或许还能峰回路转,有一线生机呀!于是,阿娇派出人去,不惜以千金为赌注,请求司马相如为她作一篇赋。
司马相如可为难了,一边儿是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汉武帝,一边儿是对他有提携之情的曾经的皇后,自己该站在哪一边儿呢?陈阿娇得势的时候,可没少给他说好话,现在人家落难了,不帮的话,是不是太势力了?可陈阿娇做的也忒不是人事,帮了陈阿娇,是不是就得罪了皇帝呢?
司马相如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帮一把陈阿娇,要不然,他在心里头过不去这道坎儿。可对于千金酬金,司马相如却不想接,怎么好意思要钱啊!再说了,也用不了这么多呀。
司马相如将自己的意思传递回去,陈阿娇却不干了,不要钱那怎么行呢!你不要钱,我这心里不踏实啊!老哥哥,我这后半生的幸福就全拜托给您了,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得!这一下,司马相如没辙了,人家这么大的期望都压在你的身上,那自己责任重大呀!
司马相如不敢怠慢,立刻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地开始构思这篇赋。他夜以继日地苦思冥想,终于完成了这篇凄楚哀婉、感人至深的《长门赋》。
《长门赋》以一个受到冷遇的嫔妃的口吻写成:君主许诺朝往而暮来,可是天色将晚,还不见幸临。她独自徘徊,对爱的期盼与失落充满心中。她登上兰台遥望其行踪,唯见浮云四塞,天日窈冥。雷声震响,她以为是君主的车辇,却只见风卷帷幄。
这篇赋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充分表现出了陈阿娇被遗弃后苦闷和抑郁的心情,以及对汉武帝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哀愁。
阿娇拿到《长门赋》如获至宝,立刻派人送给汉武帝,然后就满心期待地等待着汉武帝的回音。
然而,汉武帝虽然被赋中的文字所打动,却并没有因为陈阿娇的忏悔而动摇。在汉武帝看来,陈阿娇是罪不可恕!一桩巫蛊案,先后死了数万人,一个太子、两个孙子、几个女儿,还有当朝丞相、以及其他诸多重臣,都因这桩莫须有的事件而被处死。汉武帝现在想想都不寒而栗呀!他怎么能轻易原谅了陈阿娇这个罪魁祸首呢?
长门宫是当初长公主刘嫖的宫殿,女儿陈阿娇出嫁的时候,刘嫖就把长门宫作为陪嫁送给了女儿。现在好了,自己的东西自己再拿回去,刘彻将陈阿娇囚禁于长门宫,就算是对陈阿娇作退货处理吧,之前承诺的“金屋藏娇”,最后应验在了这里。
人们常说有病乱投医,陈阿娇是高估了文学的力量,高估了司马相如的能力,更是高估了自己在汉武帝心中的地位。反倒是连累了我们的大文学家,一世英名差点儿毁于一旦,拿了人家的钱财却帮不了人家的忙,弄了个灰头土脸,自己赖以自傲的文学又有何用啊?
不过,这样一来,倒是可能会转移了原来矛盾的方向,也许到了最后,陈阿娇恨得不再是汉武帝,而是司马相如吧?
相关问答
书龄五载,爱极了重生文,如果说到好看的阿娇重生文,不得不提御井烹香的《只愿金屋不藏娇》(网络名《出金屋记》),让我对阿娇路人转粉,让我觉得刘彻这漫长一...书...
那一天,追风的...她穿红色的衣裳,一双眼睛里有与年龄不相称的傲然。一眼便认出她是那日,和我兄长也就是太子刘荣一起骑马的小女孩,只因刘荣骑术不精落下马来,那...
关于汉武帝,一生风流往事有很多,从“金屋藏娇”的陈阿娇到后来“倾国倾城”的李夫人,又或者是“一代贤后”卫子夫,再到后来汉武帝60多岁了还收了钩弋夫人,就...
“金屋藏娇”是一个典故。汉景帝时,立长子刘荣为太子。馆陶公主就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娇嫁给太子,却遭到了皇后的拒绝。这时胶州王刘彻的母亲王美人看中了机会,有...
金屋藏娇出自志怪小说《汉武故事》:“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其实他指的是汉武帝幼时说如果能娶到表姐陈阿娇做妻子,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
[最佳回答]1应该是3到4岁但是没有史书记载2巫蛊罪名史书上倒是有记载不过有历史学家说这个罪名经不起推敲,想来也是被人诬陷3应该是到死都没看阿娇4没有记载5...
早在几千年前的《诗经》就有记载,氓就是一个负心汉;再如汉朝时的司马相如就辜负卓文君,汉武帝也辜负陈阿娇,幼年说什么金屋藏娇,结果阿娇皇后被剥,老死长门...
海棠[作者]何希尧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陈阿娇陈皇后(生卒年不详),名不详,祖籍东阳县(今安...海棠[作者]...
金屋藏娇这个典故正史无载,来源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主人公为幼时的汉武帝刘彻和馆陶公主的女儿陈氏阿娇。要说到这件事,还得从汉景帝时期的废立太子之事说...
从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到清逊帝溥仪的隆裕皇后,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中一共出现了二百六十位皇后(不算死后册封),在这些皇后之中不乏有惊世骇俗之人,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