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靠山

铁流:靠山

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

纪实·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导读

1949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战地记者西蒙诺夫来中国后,到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徐州进行实地考察。他对中国共产党指挥的60万军队战胜了国民党80万军队感到惊奇,当他听说还有500多万的民工为这场战争构筑了一条强大的补给线和有力保障时,他不禁大为感叹地说:这是真正的人民战争,在人类战争史上是个奇迹。陈毅元帅曾说过:“我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纪实文学《靠山》记述了战争年代尤其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动人场面,还原了众多支持革命的百姓形象。

靠山

文|铁流

引子

1949年的深秋,前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率领文化代表团远道而来,访问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其中,作为代表团副团长的西蒙诺夫,不仅是一个有成就的作家和诗人,还是二战期间有名的战地记者。这位以创作战争题材成名的作家,除了文化交流,还抱着一个明确的目的。西蒙诺夫对在淮海战役期间中共指挥的60万人战胜国民党80万部队的壮举一直有些好奇,他想借访问之机,寻找一下答案。

当西蒙诺夫听说还有543万的民工为解放军织起了一条条强大的补给线时,心底就更涌起了一股马上一探究竟的冲动。其间,他不仅提出要到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去考察一番,还要采访一些中共的指挥员和国民党的将领以及战斗在一线的兵士,再就是众多的支前模范。

陈毅元帅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人民群众。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西蒙诺夫顺着一条当初民众为解放军架起的补给线,一路走访了下去。临近终点时,他不禁大为感叹:这是人类战争史的一个伟大的奇迹,是真正的人民战争!

西蒙诺夫一直被感动着,有些欲罢不能。他又到了沂蒙山等众多的山区,追溯到了很多发生在抗日战争中的故事。

1941年的年底,就在西蒙诺夫在斗室里创作反映苏联人民抗击外敌的剧本《我城一少年》时,中国军民正和侵华日军展开殊死的战斗。

第一章

投豆选举

1941年的冬天,日军在八路军活跃的山区包括太行山、沂蒙山等地区,展开了大扫荡。仅仅在沂蒙山区,就布下了五万余重兵,采用的是“铁壁合围”战术。

日军扫荡前没几天,中共山东分局的姊妹剧团剧务林欣回到了渊子崖村,刚到村口,正遇上七岁的弟弟石头。石头穿了件破棉袄,有几个扣眼豁鼻了,只得腰上扎个破草绳子。那两串长鼻涕被阳光照得明晃晃的。

八路军女战士林欣刚参军没几个月,虽然是小脚,可走路一阵风似的。她牵着石头的手,石头扭头看看她,说:姐,你比以前俊了。林欣说:是吗?接着就高兴地咯咯笑了。林欣说不上有多俊,红润的瓜子脸,个子高高的,朴实得就像秋天渊子崖村西那片高粱地里的一株红高粱。她参军以后,被团长辛锐打扮了一番,一下子就“洋气”了许多,也变得干净利索了。

日军扫荡前,姊妹剧团团长辛锐给林欣布置任务,让她去一些村庄搜集些烟袋锅子,还有老嬷嬷小媳妇的鞋之类的用品。林欣出发前,辛锐让她完成任务后回家看看爹。林欣的父亲林福祥心脏不好,气管炎也厉害,一到冬天就喘不动气。林欣问石头:咱爹的病咋样了?石头吸了几下鼻子说:整天就是呼哧呼哧地喘,比咱家的风箱还响。林欣听了说:快走,看咱爹去!把石头一下子拽了个趔趄。

渊子崖村在滨海区莒南以西,位于沭河东岸。全村有三百五十余户人家,一千五百余口人,在当时算得上大村。20年代初,土匪日益猖獗,他们昼伏夜出,经常骚扰四邻八村,渊子崖人为了抗击匪患,在村子周围修了土围子还建了炮楼。土围子高达五米,厚度则一米有余,围墙上大大小小炮楼十余座,墙内还搭建了成行成排的木架子,通过墙上的垛口、枪眼予以还击。在重要的地方,还安置了自制的土炮九门,每门重达三十公斤,炮管一米多长,射程有二百五十多米。每到夜晚,随着一声牛角号,东南、西北的两扇大门就双双紧闭了。从远处端详,渊子崖就是一座密不透风的城堡。

村里的男人女人大都自幼尚武。有一林姓长老,鹤发童颜,武功了得,很多人都叫他林长老。林长老当年出过家,后来还俗回到了家乡。冬闲之时,他就开场子为男男女女走拳授艺,能武者甚多,外村的人平日里议论说,渊子崖村的狗都会打拳,牛也能站桩,言语中可见渊子崖人的彪悍。让渊子崖村声名远播的,还是1941年初冬发生的那场血战。

当年幸存下来的自卫队员林崇岩、林庆栋等人,如今大都已经故去,前些年,他们在树下,或者打谷场上,每每向后人回忆起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的时候,都斩钉截铁地说:没一个当逃兵的!

每一年的初冬,林崇岩就满街车轱辘一样地念叨:乡亲们哪,当年就是这一天开战的。汉奸梁化轩不是个好玩意,是他勾来了小日本鬼子,那真叫个撕心裂肺呀,从天蒙蒙亮,一直打到了大晚上。狗汉奸梁化轩,你真他妈的不是个东西,你这是给你祖先脸上抹黑,毁你先人啊!

梁化轩的确就是这场血战的导火索,这是他几年后交代的。

一一五师机关进驻莒南后的阳春5月,一一五师的战士剧团、山东纵队的突进剧社、抗大一分校的文工团和姊妹剧团等八大剧团,就到沭水县板泉区渊子崖村(今属莒南县板泉镇)进行了十天的轮流会演,节目有《下关东》《回到前线去》等。渊子崖村一时热闹非凡,在老百姓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尤其是姊妹剧团团长辛锐登台演唱的《妇女解放歌》,让全村的大姑娘小媳妇议论了好几天。林九兰的老婆说:没想到咱们女人还有这么多权利,往后俺那口子再打我,我就给他一个大耳刮子,共产党号召男女平等了嘛!

这么多剧团在一个村庄轮流演出,还是很少有的,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很重视,为了预防敌情,专门做了周密部署,但这位老兵还是捏了一把汗。当时,渊子崖村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文艺兵,村民林福祥家里来的女兵叫柳絮,是姊妹剧团的团员,长相清秀,一身得体的军装穿在身上显得英姿飒爽的。用村里女人的话说,那眉眼里都能笑出一朵花来。林福祥的邻居林九兰笑自己的老婆:你看人家那个女兵,走起路来有模有样的,再看看你,走起路来一摇三晃的没个章程。

这个花一样的女兵来到家里,让林福祥一家人慌成了团,他们担心家里太脏,让人家别扭不习惯,到了晚上林福祥的老婆道:他爹,你看人家这闺女从头到脚水洗的一样干净,咱这灰里土气的家怎么好意思让人家待呀?柳絮看出了门道,笑吟吟地说:大娘,咱们军民是一家,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您可别拿我当外人呀。林福祥女儿大妮子刚过十八岁,床上虽洁净,可席子又破又烂,躺上去能扎得肉疼,可柳絮一点不嫌弃,脱了外衣就上了床,还笑着在上面打了个滚,床一阵咯吱咯吱响。

接下来一件事,感动了全村人,让男女老少都伸出了大拇指。林福祥患有哮喘,到了冬天更是雪上加霜,这天上午,林凡义、林九兰正在福祥家闲聊,福祥喘着喘着就像拉风箱一样急促起来,脸也憋成了紫茄子,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福祥就仰面躺在了地上,张着大嘴巴翻开了白眼。大家大眼瞪小眼正不知所措,柳絮说我来,我来,她上前看看林福祥,又拿起他的手腕试了试脉,接着就开始用力按压他的心脏部位,又嘴对着嘴给林福祥吹气。正巧林九兰的老婆来串门,撞见后一下子红了脸,脱口说道:哎呀俺那个娘来,大白天怎么还亲上嘴了?林九兰眼一瞪:你胡咧咧些啥?人家柳同志在救林福祥呢。林九兰的老婆笑了:救人咋还这样嘴对着嘴?林九兰气了,把老婆推到了一边。这时福祥哼哼几声,终于缓过气来,又一声咳嗽,一口带血丝的浓痰竟吐在柳絮的脸上。福祥的老婆见了,吓了一跳,赶忙端来一盆水给柳絮洗脸,一边骂自己的男人真窝囊死人,一辈子都对不起人家柳同志。柳絮说:婶子,这是我应该做的,你可别怪大叔,他心脏不好,又有一口痰憋着。福祥的老婆擦着眼泪,对柳絮也变了称呼:好闺女,你可救了俺孩子他爹一条命呀!周围的人一脸惊讶,最后都感动不已。林九兰老婆一把握住柳絮手说:过去那些有头有脸的人,谁拿俺们这些穷人当人看,还是八路军好啊!林凡义看了一眼林福祥说:大叔,就是一家人又能怎么样?共产党是真真实地为咱老百姓的呀!林九兰满村里说:以后我这条命就交给共产党了。

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和一一五师的政治部主任萧华走街串巷,亲自宣传抗日的道理,恰巧这天区长冯干三带着他们来到了林福祥家,林絮见了,喊了声首长好,就急忙上前敬礼。冯干三黝黑的脸膛,大眼浓眉,威风凛凛的,大家都认识他。冯干三打着招呼,把朱瑞和萧华介绍给了林福祥和大家,福祥忙给两位首长让座。冯干三指着林凡义他们对朱瑞说:这几位都是村里有血性的积极分子,号召力也很强!朱瑞很高兴,说:我们发动广大群众,就得把少数人先发动起来,以一带十,以点带面!福祥喘着,把柳絮救自己的事说了,一脸的感激之情。朱瑞道:我们共产党八路军,都是一心一意为咱们老百姓的,关键的时候,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萧华看了柳絮一眼,说:柳絮同志做得很好,值得表扬。朱瑞问家里几口人,福祥道:一大一小,大的是闺女,小的是儿子。林九兰的老婆快言快语:大的是前窝生的,小的是后窝生的。说到后窝时,她指了指福祥的老婆。林九兰乜斜了老婆一眼:就你个老娘们儿多嘴!朱瑞没明白过来,重复道:前窝后窝?福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大妮子是俺前边那个娘们儿生的,后来孩她娘死了,又找了现在这个,生了个儿。大家正笑着,林福祥的女儿从识字班学习回来了,继母有些不高兴,就白了她一眼。林福祥赶忙道:这就是俺大妮子。朱瑞问:叫什么名字呀?林福祥回答:俺乡下的女人,哪有什么大号?出门子前就喊大妮子大丫头的,出了门子就跟着男人家姓了。一旁的柳絮说:大叔,这不公平,女人就应该和男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名字!大妮子急忙说道:对,对!辛团长教俺们识字的时候就说,女人要解放,先要有自己的名字,再就是读书识字,还要扔掉那又臭又长的裹脚布。大妮子说着,伸伸自己的脚:裹脚疼死人,干起活来又站不稳,为啥让俺们女人受这个罪?!首长,俺向辛团长报名了,俺也要参军当兵!萧华用赞赏的目光看了大妮子一眼:为什么想当兵呀?大妮子说:为妇女争口气,不受鬼子欺负呗!林福祥也替闺女说话:首长,俺这闺女从小喜欢唱歌,收下她吧,交给自己人俺放心!朱瑞看看萧华道:萧主任,咱们应该热烈欢迎呀。萧华连声说好,接着又道:参军得先有一个自己的名字呀。他沉吟片刻说:这些天八大剧团来到咱们渊子崖,带来了抗战的新气象,一片欣欣向荣,我看你就叫林欣吧。大妮子听了很高兴:俺不叫大妮子了!俺也有名字了!

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

《参军图》(版画,洪波 绘,

1947年,中国美术馆藏)

渊子崖村1940年冬就有了自己的党支部。还在这之前,早期共产党员王任之就率先在莒南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后来,王任之远赴延安抗大一分校学习,两年后又随分校重返沂蒙山。王任之没有忘记家乡这片土地,在1940年冬天,时任抗大一分校民运工作团第二大队队长的王任之,带着王爱珍等十几个队员来到了渊子崖村,发展了数名党员,并成立了党支部。八大剧团到了渊子崖后,渊子崖村民犹如干柴遇上了烈火,抗日热情更是高涨起来。不久,冯干三又很快来到了渊子崖村。他把党员都召集起来,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刚有了自己的党支部还不够,还要有自己的村政权、农救会、妇救会,让那些在村里威望高、意志坚强的人出来当干部,当带头人。林庆忠问:庄里的人都是些睁眼瞎,不识字,怎么选举?就举举手?冯干三说:不识字也得充分表达民意,咱们就来个投豆选举,这样人人都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林庆忠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看着冯干三:啥?啥豆?冯干三笑笑说:咱们先选几个在村里有威望的人,作为候选人,接下来再让全村人选,正式选举的时候,让候选人一排坐着,每人后面放一个碗,碗上贴上每人的名字,村民看好了谁,就把豆子投到他后面的碗里。林庆忠说:这办法好,人人都有发言权,公平!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渊子崖的男女老少就来到了村子开阔地那棵老槐树底下,区长冯干三和区中队副队长高秀兰在一张桌子前坐着,旁边还有一溜板凳。冯干三高声说:乡亲们,父老兄弟们,过去的农村政权,都在地主土豪劣绅手里,在有钱人手里,现如今,共产党在各村都陆续成立了自己的政权,共产党就是解放劳苦大众的,让穷人当官,让穷人自己说了算,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大家伙也都知道,我是范家水磨村人,从小就和在座的乡亲们一样,给地主家种地扛活,总觉得比地主矮一头,处处受他们的欺负,后来我参加了共产党,还当上了区长,这是我们泥腿子做梦都想不到的事。今天我们先选村长,接下来你们还要选自己的农救会会长、妇救会会长。前几天,我们征求了一些人的意见,确定了几个候选人,他们是林凡义、林庆忠、林九兰、林庆海、林崇州。等会他们就来前边坐了,每人后面有个碗,那边的盆子里有些豆子,是林凡义找了几家凑的,里面有黄豆,也有豌豆,还有红豆,不管什么豆,反正都叫豆子,每人抓一粒,剩下的再放到盆里。大伙觉得这些候选人谁来当村长、副村长更合适,就把豆子投到谁的碗里。别看这一粒小小的豆子,那可代表了每个人的权利,大伙拿到手里就是金豆子、银豆子,一粒粒贵重着呢,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把真正有能力带着大家干革命闹翻身的人选出来。

冯干三话音未落,下面外号叫“三喳喳”林崇海就激动地开腔了:冯区长,俺们穷人什么时候能说了算?这是真的?这大冷天的你可别拿着俺们当猴子耍!三喳喳能说会道,那嘴一旦开了腔,就喳喳个没完。冯干三笑笑说:你叫什么名字呀?有人就喊:他叫三喳喳。林凡义道:冯区长,他叫林崇海!大伙注意了,在场合上可别叫人诨名!冯干三收了笑容:林崇海同志问得好,我肯定地告诉大家,共产党就是让咱穷人当家做主的,每个人都有这个权利,男人有的,咱们妇女也有,将来解放了,我们每个人的权利会更大。林九兰的老婆林王氏说:妇女是不是也不围着锅台转了?也不看男人脸色了?大家听了都笑。冯干三说:这位大嫂问得也好,过去女人不仅要裹脚,还没个大名,处处都比男人矮一头,现在不一样了,男人能干的,女人也能干,不仅在家里男女平等,在外面女人也有和男人一样表决的权利。大家伙也都看到了,我们政府里面,八路军里面,就有很多的女同志,她们有的是军医,有的能写会画,有的还能带兵打仗。冯干三话音未落,下面掌声就响成了一片。三喳喳又说:这真是共产党来了变了天,往后我们穷人喘气也顺畅了!冯干三高声道:有了共产党八路军,我们穷人的好事,一个个还在后头等着我们呢,我们当家做主的事会越来越多,现在还只是个小小的开始。说到这里,冯干三挥挥手:选举开始吧!高秀兰点点头,让大家排成队,轮流着到桌子上的盆里抓豆子,随后又一个个走到候选人的后面,把豆子投到一个个碗里。大家攥着手里的豆子,都觉得自己说了算了,被别人注意了,都一下子有了底气,胸脯也挺起来了,腰杆子也直了,特别是那些妇女,平日里哪有这样的机会,心里都甜滋滋的,说话的嗓门也大了。

日头偏西的时候,选举统计出来了,林凡义得的豆子最多,当选为渊子崖村的村长,林庆忠次之,担任副村长。天气很冷,大家都把手抄在袖子里,嘴里也哈着团团热气,可每个人心里都热乎乎的。林九兰年纪比林凡义大一辈,讲起规矩来,他还得叫林九兰爷爷,林九兰道:选得公道,俺心里服气!第二天上午,用同样的方式,选了林凡义当农救会会长。下午选的是妇救会会长,冯干三特地把区妇救会的会长刘兰英派了过来,刘兰英说:冯区长说了,妇女解放很重要,得选好这个妇救会的会长。刚过了晌午头,妇女们拿着板凳就三三两两地来了,有的手里拽着孩子,有的怀里奶着孩子。村长林凡义让大家安静下来,听刘兰英同志讲话。刘兰英笑笑,说:大娘、大嫂们,姐姐、妹妹们,咱们中国共产党一直注重妇女解放,过去妇女在男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走路溜墙根,吃饭还不能上桌,给人家当丫鬟,当童养媳,这都不行,妇女应该和男人平起平坐,只是分工不同,但地位和权利都是一样的。妇救会长是妇女姐妹的带头人,咱们要选出好样的来!林九兰的老婆对刘兰英说:大妹妹,你咋说俺就咋干呗!一个老嬷嬷道:这要是在早年间,哪有女人说话的茬,现时女人咋就能了?副村长林庆忠咳嗽几声说:大家伙别嚷嚷了,让你们妇女解放还不是好事吗?说着,他就念了几个候选人的名字,有林九兰的老婆王氏,还有张氏、刘氏、李氏。王氏听了,连连摆手:俺胡咧咧行,让俺当会长可是赶着鸭子上架!说着,她从身旁一把拽起了一个姑娘:刘会长,她是识字班班长春妮,让她干准没错!春妮很大方,笑着道:你可真能啰唆,俺怎么就行啦?别的女人也纷纷响应:行,春妮这丫头行,喜欢帮助人,谁家有事,她都上手帮一把!还有的妇女说:她仗义,能替人出头,去年地主婆子欺负俺,她上来就给了地主婆子一个大耳刮子!林凡义悄声对刘兰英说:本来就想到春妮了,可她爹坚决不同意,到我家发了大脾气。刘兰英说:既然春妮这样有群众基础,就让她上,会后咱们找她爹说说。林凡义说了声好,又站起身来道:大伙这么看重春妮,那就把她列到候选人里去。刘兰英要把春妮的名字写了贴碗上,还没落笔,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春妮是小名,得有正式的名字呀。春妮站起身来说:俺有名字了,是辛团长给起的,叫林春妮。刘兰英点点头,把春妮的名字写到了纸上。王氏和其他几个妇女都拍拍手,说这名字好,洋气。投豆结果出来后,林春妮当上了渊子崖村妇救会的会长。没几天,村里识文断字的老人林九星就编了一个投豆选举的顺口溜,叫《金豆豆银豆豆》,用毛笔工工整整地写了,贴在了大街上:

金豆豆,银豆豆,

豆豆不能随便投,

选好人,

办好事,

投在好人的碗里头,

别辜负了咱们老少爷们一番心意!

金豆豆,银豆豆,

共产党来了有了主义。

恶霸地主靠边站,

穷腿子成了主人。

女人都有了名字,

说话也有了底气!

金豆豆呀,银豆豆,

共产党为了咱穷人,

咱要多打粮食支援八路军!

平日里喜欢唱歌的妇救会会长春妮看到了,就找了个调子唱起来,等自己唱熟了,她又一句句地教村里的妇女,很快,妇女们就满大街地唱开了。冯干三恰巧来渊子崖有事,听了后说:林春妮同志,你们村投豆选举很成功,这顺口溜编得也好,你就带着妇女同志们到各村唱一唱吧。春妮答应着说:好,俺好好组织组织。不久,《金豆豆银豆豆》就在根据地唱响了。

(未完……

精彩全文请见《当代》2021年3期)

作者简介

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

铁流,1967年10月生,山东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报告文学学会会长,青岛文联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齐鲁文化名家。曾获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著有《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支书与他的村庄》《槐香》等。作品曾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与各种年度选本转载。

原刊责编:孔令燕 于文舲

本期微信编辑:于文舲

部分插图来自网络

铁流《靠山》 十四年抢救性采访,写就人民群众支前的壮阔长卷

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

十四年抢救性采访,写就人民群众支前的壮阔长卷 ——铁流长篇报告文学《靠山》隆重推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多部主题出版类好书。作为中国文学出版的国家队,人民文学出版社和青岛出版社在“七一”前联合推出“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得主、作家铁流 的最新长篇报告文学《靠山》!并于2021年6月26日下午为新书举办了“以人民为靠山”的主题新书发布会。出席会议的嘉宾有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副政委、中将王登平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岩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 ,《人民文学》主编、著名评论家施战军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著名评论家何向阳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著名评论家李朝全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文东 等,本书出版方代表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 、青岛出版集团总编辑李海涛 等也出席了会议。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首先祝贺了新书的顺利出版。他说:“用《靠山》这样好的作品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无疑是向党的生日献上的一份厚礼。人民文学出版社以极其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主题出版工作,先后推出了多本品质优秀的作品。将理论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和文学创作打通,思想深度很高。《靠山》从题名到内容,都很好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立意十分高远。以人民为靠山,这就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说出来了。”邬书林还从主题出版的高度总结道:“‘人民至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出版行业的共同责任”。他引用《论语·尧日》的话“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我们的事业才会蓬勃向上,我们的人民才会越来越成为我们的靠山,我们党才会越来越坚强。”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岩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岩会上说:“《靠山》是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与中国共产党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生动写照,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群众为靠山、为江山,共同走向了这一百年的繁荣复兴。真实发生的故事最能打动人、鼓舞人,用成百上千个党与人民生死与共的故事,重温我党百年奋斗历史,既是重要的时代表达,也能让我们在感动中继续奋勇前行。”同时,他向广大读者介绍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很多优秀的红色文学作品,例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徐光耀的《平原烈火》等,现在在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方面又涌现了《靠山》这样既翔实有广阔、深刻的作品,极大丰富了红色文学的种类和内容,阅读这样广阔的人民群众的历史,能够极大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则在会上表示:“‘七·一’即将到来,新书的出版恰逢其时。《靠山》从大的主题上来讲,印证了人民和党之间互为靠山的关系;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讲,它是一部杰作,塑造了很多让我们记忆犹新的人物,也同时书写了很多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的细节。一部文学作品要能靠语言、靠结构、靠人物来打动我们,这是一部作品能立得住的最重要的特点。”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在致辞中也讲到:“铁流是当代报告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继承了几代报告文学作家关切现实、书写时代的强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其对现实的感知与思考,往往能够紧抓时代脉搏,真切反映了生活中值得关切的人物与历史。铁流新作《靠山》,记述了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动人故事,极具党史价值与现实意义。”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副政委、中将王登平展示书法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副政委、中将王登平还为《靠山》的发布送上了书法作品,抄录了陈毅元帅的诗句:“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用苍劲的笔触展现出党与人民的鱼水之情。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王登平将军、邬书林理事长、臧永清社长、李海涛总编辑为新书揭幕随后,王登平将军、邬书林理事长、臧永清社长、李海涛总编辑在热烈的掌声和读者的期待中为铁流长篇报告文学《靠山》揭幕。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著名文学评论家施战军、何向阳、李朝全、孔令燕、赵萍对谈会上,《人民文学》主编、著名评论家施战军,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著名评论家何向阳,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著名评论家李朝全,《当代》杂志主编孔令燕,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编辑部主任、本书责编赵萍以新书内容为主题展开了研讨与对谈。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国家一级演员马杰朗诵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海军文工团主持人于紫菲朗诵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北京小记者团朗诵活动中,国家一级演员马杰 、海军文工团主持人于紫菲北京小记者团 朗诵了《靠山》的精彩段落。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靠山》作者铁流在活动的最后,本书作者、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铁流为活动做了总结并向嘉宾与读者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说:“《靠山》这本书是我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的一本书,也是向人民致敬的一本书。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全党全军都紧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终生的伟大宗旨,从而成为了人民的坚实靠山。”专家现场评述 报告文学的创作是用脚走出来的 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文东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文东在发布会上为我们回顾了铁流创作《靠山》时的一些经历:铁流为创作《靠山》,前后花了14年,足迹遍布山东、湖南、河南、河北、江西、陕北、江苏等地,对上世纪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支前活动的亲历者及其后人进行了详细的走访与记录,并查阅各类文献及历史资料,将采访人物及口述资料逐一与相关历史记录进行对比整合,最终形成了字数过亿的庞大内容储备。《靠山》的成文近五十万字,展开了上百个详细的支前故事,其中涉及上千位来源真实的人物形象,几乎浓缩了1921年至1949年间,完整的百姓支前史述。这部作品还引用了很多那个年代的歌谣,呈现了多地醇厚的风土人情,从各个角度关照现实和人物命运。铁流本着要写得“好看接地气”的原则,努力从人性、人物内心世界着手,立足于朴实的细节,以避免“空洞的说教”。“井打得有多深,水就有多甜”,铁流始终坚持,报告文学创作就是用脚走出来的,作为报告文学作家,必须腿勤、手勤、眼勤、嘴勤,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闭门造车是造不出好车的,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写出有筋骨、有温度、有时代脉搏的好作品。 真人真事真情 报告文学的真实属性,包括历史真实、作家真知与情感真实。对历史真实的追求,要求报告文学沉潜进历史的最底部,以全息方式洞察时代;作家的真知,要求书写者具有宽阔的视野,以敏锐的思辨力处理现实;作品的情感真实,是产生共情的基础和关键。《靠山》将采访、文献和文学创作有机结合,从历史人物与文本、感受与心声、人物语言与创作语言、内容与主题、非虚构与创作、叙述者与创作者等多个方面再现历史真实、表达作家真知、传递真情。十余年间,铁流陆续采访并积累了过千万字数的鲜活口述历史,也挖掘了大量在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普通群众的壮举。《靠山》中所有的人物故事均来自真人真事,除了亲历者详尽的口述,还有大量的历史材料佐证,其地点详尽、时间线索精准,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微观细节,也极大流露出了革命年代,人民群众与中国共产党人之间的鱼水真情。铁流尊重客观史实,叙述语言平实质朴,不作过多雕琢,但对革命和人民的饱满感情却充溢在字里行间。作家本人出生在沂蒙山区,小时候就听了很多父辈支前的故事,他的爷爷就是革命烈士。他对农村偏远地区百姓的敬爱、尊重、怜惜,对国家的热爱,对党的信仰,都经由这种不事雕琢全然出自本心的语言自然而然流露出来。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诚如《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所言,“《靠山》犹如一个绵延的巨大山脉,是革命的脉,是一个政党的脉,也是文学的脉。这部书不仅代表了铁流创作的一个新的高度,而且代表了我们主题创作、报告文学在今天所能达到的高度。” 支前女性形象的集中呈现 《靠山》刚柔并济,铁流将最温暖的文字留给了积极参与支前工作的女性们。她们可能是送儿子抗敌的母亲,是出生后很少见到父亲的女儿,是无数前线战士的姐妹,也可能是等待丈夫归家的妻子,而同时,她们也用自己的双手,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前线战士们的供给。革命战争年代没有性别之分,奋战在大后方的支前女性也如前线战士一般,竭尽全力支援前线,数以千万记的女性投身于军需供给,备战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何向阳也注意到这一特点,她提到书中描绘的为一个团的兵力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设“人桥”的32姐妹;还有能挑一百多斤担子、能推五百多斤车子,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李大胆”桂芳;被当做烈士其实并未牺牲的支前模范李桂芳;抬担架的董力生等杰出女性支前事迹。她说:“铁流写了大量乡村中支援革命、支持革命、向往新生活的女性,写她们的病痛,她们的热情,她们的苦乐,她们的伟大奉献,非常让人敬佩。”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支前的车队 (资料照片)支前女性以单薄之躯扛起了各类繁重杂难的工作,展现出钢铁般的强大意志,她们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筹粮备弹,面对复杂险恶的敌后环境从不退缩,她们的支援,成为前线部队取得胜利的强大靠山。她们以劳动妇女的朴实善良、温柔细腻给这部作品注入了坚韧与力量,给予了钢铁时代柔情与温度。 进入微观历史,看见普通民众 《靠山》中的人物丰富,材料厚重,作者总是立足于微末的小人物,将他们的悲喜描摹刻画,通过对支前百姓群体中普通个体的叙写,来反映了这段广阔历史的另一种宏大:无论是战争还是革命,不论多么宏伟的人类历史,其落脚处,永远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被提及时总是以整体的面貌为人所知,而铁流则反其道而行之,从极细致、极微小处落笔,以曾经亲历其中的无数普通人讲述的微末细节,独辟蹊径,尝试进入宏大的历史中更为真实的一面。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铁流对普通百姓事无巨细的描述,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人民的战争”如何由人民完成,“人民的军队”如何被人民组成……他们共同串起散落在时间长河里的历史记忆。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李朝全盛赞铁流对沂蒙山区普通支前群众的采访,他说:“报告文学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作’,铁流采访上千人,实地考察了每一个他笔下的人物,已经去世的,就采访他们的后人,接触到他们后来的人生故事。英雄的精神与革命的精神是代代相传的,像雄伟的山脉一样绵延不断。”《靠山》也写了许多为支援前线前赴后继的普通人,他们是历史中的普通人,未有名姓,但铁流花了巨大的篇幅来为他们一一立传。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当代》杂志主编孔令燕《当代》杂志主编孔令燕认为,“铁流是为人民写作。”他的创作关注的都是和人民息息相关的题材,尤其对于基层的描写,他做了非常细致的工作。“他从一开始就关注到这些小水滴,关注高山中的一小块石头,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的人物,可能一生都是农民,但一生向党。没人知道他们,但铁流写出了他们身上的光辉。他是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作家。”通过这部报告文学,我们记住这些普通人,也看到了每一个身处历史中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不是微不足道,而是革命年代钢铁洪流中极为重要且波澜壮阔的一部分。当历史任务完成,曾经用小车推出淮海战役的民众们,他们值得被一书再书。 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铁流说:“虚构的东西,远远没有现实生活精彩。更不比那些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震撼人心。”时值建党一百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奋斗历史,重新讲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的故事,成为时代变革之际的重要表达。它不仅指向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伟大过去,也指引了中国共产党努力前进的未来方向。陈文东指出:“《靠山》主旨深远,血肉丰满,笔墨深情,真挚动人,可以说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精品力作,是一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倾情列传,是一首荡涤心神、洗涤灵魂、启人深思、催人奋进的华彩乐章,是献给建党百年的一份厚礼,也是当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铁流回顾自己的创作初衷:“支前群众的故事无时不在撞击着我的心,让我有了一次次创作的冲动,于是,我决定把这段历史写下来呈现给现在的读者和年轻人,让每个人都知道,历史虽然离我们远去了,可那一个个被岁月尘封的故事还带着强烈的时代意义和温度。”在他看来,长征、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参与者不仅有冲锋在前的将士、医护,还有更为广大的支前群众,这些没有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中的名字和故事,同样也为战争作出了伟大的牺牲,同样应该为后世知晓和铭记。一百年过去了,我党仍然坚守百年志向,不断深思如何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不忘初心。铁流的《靠山》,既为我党生日献礼,亦是一种伟大期许,希望下一个一百年,如《靠山》所记,人民群众与党互为靠山,生死与共、水乳交融,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00万身影汇聚向前的历史洪流,诠释何为人民的力量 扫下方二维码即为签名本购买页面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1949年11月,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二战”著名的战地记者西蒙诺夫来到中国。他对中共指挥的60万军队战胜了国民党80万军队感到惊奇,特地提出要到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徐州进行实地考察。当听说还有543万民工为解放军织起了一条条强大的补给线时,他不禁大为感叹:“这是人类战争史的一个伟大的奇迹,是真正的人民战争!”陈毅元帅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本书全景式地呈现了革命年代尤其是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动人场面。作者自2007年3月开始,做了长达数年的深入采访和搜集资料工作,采访了战争年代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支前模范和他们的后人达数百人,记录笔记上千万字,搜集资料上亿字,很多史料、情节和场面都是首次被披露。 人文之宝,阅读之外的文学生活 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铁流小说全文 铁流:靠山

相关问答

有什么抗日小说?不要穿越的?

我读过的抗日题材小说有:《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平原枪声》、《野火春风斗古城》、《苦菜花》、《乔隆飙》、《大刀记》、《敌后武工队》、《迎春花...

小说铁流有没有拍成电视剧和电影?

网络小说铁流有拍成电视剧,没有拍成电影作品作品塑造了一批共产党员、解放军战士的英雄形象,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时期,敢于打破旧世界、创造新社会,...

水浒传,表,小约翰,毁灭,铁流的作者是谁?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表》的作者是班台来耶夫,《小约翰》的作者是弗雷德里克·凡·伊登,《毁灭》的作者是法捷耶夫,《铁流》的作者是绥拉菲靡维奇。《...

《毁灭》的作者是____(国籍)的____,译者是____;《铁流》的作...

[最佳回答]《毁灭》的作者是_法捷耶夫__,_国籍)的_苏联___,译者是_鲁迅___;《铁流》的作者是__亚历山大·绥拉菲靡维奇__(国籍)的_苏联___,译者是_曹靖华_...

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他用】作业帮

[最佳回答]答案:3.C;6.C;解析:(1)铁流(2)手指竹枝(4)(1)我的窘态,我忙着看定价。(2)我的衣着说明我是个下层的工人。(5)不好,不能体现出瘦的程度,更无...

求好看的抗战小说?

虐杀的对象当然是日本人,对越南人、印尼人更是视如草芥说杀就杀;开篇词:驾巨舰,炮轰东京;驭铁流,生擒天皇。主角是老蒋的红人,曾被老蒋亲自安排相亲本...主...

一面课文主要内容简写?

1、一面这篇课文写了“我”到一家书店去,被鲁迅译的《毁灭》所吸引,“我”十分喜欢这本书,可钱要买饭2、后面走出一位老人,他向我推荐《铁流》,他一块钱卖“...

求俄罗斯文学名著有啥?

奥涅金》《死魂灵》《钦差大臣》《谁之罪》《奥勃洛摩夫》《当代英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猎人笔记》《罗亭》...《死魂...

铁柱和老乔电影名字

铁柱和老乔是电影《铁流1949》里的人物。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出品的战争剧情,由萧锋执导,张子健、薛山等主演,该片于2009年9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讲述...

张子健5月22日拍的新片叫啥了-1G86tHhcJ2o的回答-懂得

猎鹰前传-孤岛猎鹰电视唐—神(神探狄仁杰4)》李元芳地点:敦煌,秋主演:梁冠华张子健曲栅栅须乾苑冉吕中刘蕾铃木郑楠2010年4月《借枪》主演:张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