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传》,也被称作《穀梁传》、《谷梁春秋》、《春秋谷梁传》,是战国时期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和《左传》、《公羊传》并称为《春秋》的三大传。《谷梁传》的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
《谷梁传》的主题是通过对《春秋》的解释和注释,阐述作者的道德和政治理想。《谷梁传》强调君王的权威,主张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但同时也对王权有所限制。谷梁赤认为,君王应以道德和仁义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对臣民进行公正的裁判,同时,他也要求臣民忠诚于君王,尽职尽责。他通过解读《春秋》中的历史事件,试图建立一种理想的政治秩序。
与《左传》和《公羊传》一样,《谷梁传》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和儒家经典。它是对《春秋》的重要解读,为我们理解《春秋》和春秋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尽管《谷梁传》的观点并未被所有儒家学者所接受,但它无疑是研究儒家思想和古代中国政治理论的重要资料。
《谷梁传》还对社会伦理、国家法律、国际关系、战争与和平等问题有所探讨,其深度和广度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学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谷梁传》在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法律等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殷商时期,一年只分春、秋二季,以之纪年,周代初期仍然沿用,进而称呼史书也用“春秋”。
先秦春秋时期,“春秋”是各国史书的通称,而有的国家的史书还有自己的专有称呼,如晋之《乘》、楚之《梼杌》等。
鲁国的史书则没有专用的名称,称为“鲁春秋”。
后来“春秋”这个名称泛滥开了,很多私家著述也用“春秋”来取名。如《吕氏春秋》、《晏子春秋》、《吴越春秋》等。
因为《春秋》是极简史,所以自《春秋》之后,多有为之作“传”者,就是解释《春秋》的著作。《汉书·艺文志》里提到的西汉时至少有五种阐释《春秋》的著作很盛行:《左传》、《公羊传》、《穀梁传》、《邹氏传》、《夹氏传》。但是《邹氏传》和《夹氏传》在当世就失传了,留下后来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穀梁传》。
《穀梁传》的作者是战国时的穀梁赤,他和公羊氏一样也是子夏的学生,跟随子夏学《春秋》作《穀梁传》。
《穀梁传》后来传给了荀子,传到西汉时宣帝刘询很喜欢《穀梁传》将它更为官学,一时从者如流。穀梁学在西汉达到巅峰,而西汉灭亡后穀梁学也衰落了。
《穀梁传》解经之中渗透着宽仁厚德、崇尚礼制,亲亲恩上的思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尊奉周王室都是《穀梁传》想体现的思想。
还有一点,《穀梁传》里很强调爱惜民力。“敬事而信”,这也是儒家的传统思想。
至于说到现在的读者不屑于其中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不可以现在论当时,两千多年相隔有思想差异很正常。不在当世不能体会当时的社会,也就不便于以今论古。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主要作品:《博物馆里的汉字》、《博物馆青铜器名称汉字解读》系列,《青铜铭文里的西周史》,《晋国霸业》,《梦回春秋》,《春秋人物故事》,中国古代《古国迷踪》系列。
《高澄传》、《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龙凤传奇》等。
相关问答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月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
[回答]榖【拼音】:[gǔ]【字义】:.落叶乔木,树皮纤维可造纸.
谷梁传是《谷梁春秋》的简称,它是一部对《春秋》的注解。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谷梁赤,谷梁赤将它写成书记录下来,但实际上这部书的口头传...
谷梁赤(生卒年不详),谷梁氏,名赤(或作喜、寘、俶),字子始,战国时期著名经学家,今山东省菏泽市经济开发区陈集镇人。相传为子夏弟子。治《春秋》,初仅口...谷...
《公羊传》的作者是战国齐人公羊高,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又称《公羊春秋》.《谷梁传》作者:谷梁赤,谷梁氏,名赤,字子始,战国...
《公羊传》和《谷梁传》是两部政治哲理书。《公羊传》旧题战国齐人公羊高撰,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公羊传》十一卷,公羊子,齐人。”《谷梁传》旧题为鲁人...
公羊传,谷梁传,春秋左氏传为春秋三传。《春秋》经文言简义深,若无注释,则难以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
《春秋榖梁传》为儒家经典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
[回答]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这三部作品。1、《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2、《谷梁传》是《谷梁春秋》的简称,它...
[回答](1)“而”表转折,其前断句;“言与事”名词性并列短语,作“记”的宾语,其后断句.句子断句为:虽有篇法可求/而皆通记数百年之言与事/学者必览其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