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战争接近尾声,中国大地翻云覆雨。在这动荡的年代,西北马家军残余势力仍顽强抵抗。他们蓄意叛乱,在大通河畔挑起武装冲突。双方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究竟马家军残部有何阴谋?人民解放军是如何处置这场叛变?这场战斗的结果又将如何影响西北局势的走向?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一一解开谜团。
彼时,国民党马家军残余力量四散潜逃,躲藏在西北大山深处。其中,马英部曾参与固关之战,与人民解放军遭遇过惨烈交锋。战败后,马英携旅残部几经辗转,最终来到门源大阪山区暂歇脚步。他怀着旧日反动气焰,视解放军为汉人军队,决意在此重整旗鼓,发动新一轮的武装叛乱。
1949年9月,马英部就驻扎在马场一带,为重新东山再起酝酿着险恶计划。解放军得知马匪踪迹,随即派遣陈忠宝团长率部前去剿灭。9月11日,人民解放军悄然包围马匪营地,在黎明时分展开突然袭击。枪林弹雨下,马匪溃不成军,马英见大势已去,竟搬出白旗,带领残部向解放军投降。
然而,马英的屈服只是权宜之计。他在"改造"期间诡计多端,伺机逃遁,在湟中及大通一带重新拉拢散兵游勇,联合当地恶霸地主等反动分子,汇集成规模达5000余人的庞大武装力量。到了阴历十月下旬,马匪疯狂鼓噪,要在青海多个县城同时发动暴动,推翻人民政权。
1949年12月5日清晨,平静的大通县城陷入一片狼烟。枪声猛然炸响,马英亲率土匪大军杀进城中,占领要冲,将驻守解放军包围在县城内。他们策动宗教迷信,叫嚷"天门已开",疯狂进攻城墙。危难时刻,解放军官兵临危不惧,英勇还击,多次击退敌人凶猛进攻。
马英叛乱一触及大通县城,消息如疫风般迅速传开。西宁市解放军代职总部获知严峻形势,立即采取行动。1军主令贺炳炎、廖汉生、王尚荣领导班子紧急召开作战会议,全面分析局势,部署增援大通的战略部署。
12月6日凌晨,2师6团1营和炮兵团迅先奔赴桥头镇,为增援大通扫清道路障碍。途中,6团遭遇马匪伏击,双方在黑暗中爆发激烈枪战。参谋长张祖台临机指挥,布置火力网,顽强反击,终于突破重围,继续向桥头推进。
抵达桥头后,6团1营与马匪再度交火。经过一番酣战,我军占领了桥头阵地,将敌人赶至香山一线。张祖台随即命令炮兵营开火扫荡,铺垫火力掩护下,步兵部队立即发起阵地反击,彻底击溃香山马匪。
与此同时,奉命直扑大通的7团战士也遭遇重重阻力。马匪占据要冲,切断大通县城与外界的通讯联络。兴中团长只得亲率增援部队勘破重重封锁,于当晚24时突入包围圈,解救了被围困多日的官兵。
大通城内,余金龙政委恪尽职守,指挥手下战士英勇抵御。马匪狂轰滥炸,我执守城池作坚强抵抗。为解4连的困境,余金龙亲率150余人的突击队冒死冲出重围,成功会师。激战至黎明时分,双方仍然陷入胶着,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
人民解放军的到来,为这场血腥冲突注入新的力量。7日凌晨,7团及骑兵营主力部队加入战团,双方战事渐趋白热化。8日傍晚,马匪卷土重来,我军则以猛烈的火力,将其殄尽于南山雷殿庙一线。
马英叛乱虽被人民解放军粉碎,但战后仍需将残余反革命力量连根拔起,彻底肃清流毒,以巩固新生政权。
经过一番残酷战事,马英等匪首目睹大势已去,终于在12月10日央求投降。解放军获胜在即,但并未放松戒备,严阵以待,最终在一个多月的围剿下,马英等叛军头目被全数缴获。
随着马英等人的被捕,残部损失骨干指挥,溃败只是时间问题。为彻底平乱,二野总部再次调集兵力,组成"剿匪纵队"出击大通、门源等地的马匪聚集区域。
1950年初春,经过一波猛烈扫荡,解放军逐一歼灭大通和门源等地区残余反革命武装,收缴了大量土枪炸药,肃清了马家军残余毒瘤。
值得一提的是,马英这个罪魁祸首投降后一度伪装良好,顺利进入了"解放军官训练处",在机构内部假借"寻妻找子"之由逃脱,重操旧业,成为这场暴乱的策划核心。叛乱平定后,军法处对马英展开严惩,彻底斩断其再作祟心力。
善后工作远不止于平乱就事论事。为防范类似事端重演,西北军政机关着手拓展群众工作,开展革命教育,密切联系基层民心。尤其是在回族等少数民族中,我军坚持爱民施策,疏导宗教矛盾,消除马匪的反动谰言影响。
经过一段时间的扫尾清缴和深入群众的政策实施,大通等地区渐趋安定。地方武装和政权机关得到整顿充实,为重振西北大局创造了稳定环境。此役后,马家军残余武装势力彻底被人民解放军所铲除,青海及整个西北地区终于扫尽残匪积垢,实现了彻底解放。
大通河畔马英叛乱之役,给人民解放军上了一课。虽说最终取得胜利,平定了暴乱,但其中教训亦不可小觑。
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进展时,部分地区对胜利有了过度乐观估计。马英等人利用这一疏忽,趁虚而入,在大通县城内外杀个措手不及。若非人民子弟兵英勇顽抗,事态可能更为严峻。
此役再次印证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革命铁律。仅靠和平改造,未彻底肃清残余武装,暴力阴谋便有卷土重来的可能。马英入狱期间便心怀叵测,到处招兵买马,重新酝酿武装反扑。最终在恶霸地主等反动势力纠结下爆发叛乱,对新生政权造成极大威胁。
马英之乱亦折射出我军在肃清流毒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无论在地方武装和人员编制上,还是在基层群众工作上,均达不到应有的决心和力度,给了叛军可乘之机。此事还反映出我军在宗教政策操作上的生疏,马匪挑拨"汉人军队"情绪,煽动了部分群众的无谓猜忌。
尽管最终战胜暴乱,但代价远非等闲。整个扫荡过程旷日持久,耗费了大量的军力兵馆。死伤人员不计其数,暴露出我军在镇压暴力叛乱方面的策略和经验储备仍有待加强。
这场战役震撼了西北军政机关,要求在革命进程中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决不能有丝毫骄傲和自满情绪。无论形势如何有利,肃清残余顽匪的工作决不能有丝毫懈怠。唯有从战火硝烟中吸取沉痛教训,方能最终巩固西北和全国大区的和平。
马英叛乱的平定,标志着人民解放军铲除西北地区马家军残余武装的决心已坚不可摧。然而,要彻底扫清马家军在西北大区的流毒,仍需付出长期艰巨的努力。
马家军曾是国民党精锐,其残部别具顽劲,即便在大通河战役中元气大伤,依然在边远地区虎视眈眈、负隅顽抗。人民解放军对剩余马匪无时无刻不戒备,决不给留任何反扑机会。
西北平叛的重点目标,首先是青海等地仍有藏身的马匪,他们残酷无情,屡次袭扰当地群众。其余如河西马家马军、陇东马家扫 残喽等,亦被划为重点消灭对象。
为协同青海扫剿进程,甘肃军区在1950年初接连发起"剿匪会战"多轮行动,从武威、陇中展开清剿作战。包括著名的 "一团之围"战役,将马家番号旅余部二连全歼,最终消除了马家军在甘肃地区流窜的最后一股溃散余孽。
与此同时,宁夏军区也着重打击马军残余。诸如大戈壁马家军残匪集团等被彻底剿灭。边远山区藏匿的游击队遗老遗少亦无一幸免,终因缺粮断火克而不能自存。
重点则是对青海道属地区的扫荡行动。清查发现马军残余滥囊在青海大通、门源等县藏踪潜影。于是在1950年2月至5月间, 人民解放军连续组织了"剿青作战"、"清剿樘湖一线"等规模浩大的围剿运动,出动多个师旅10余万将士,坚决消灭敌寇。
此役历时数月,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但人民子弟兵仍义无反顾、努力拼搏,最终获得圆满成功。马军广大残部完全溃灭,马英等反动头目被捕惩处。至此,马家军从西北到西南,从连队到营旅,已无存活的大股武装残余。解放军彻底完成了消灭马家军流毒的伟大使命。
引子
*本文摘自《西北大剿匪》
正文
兰州战役之后,马家军残匪多逃窜。敌青马骑8旅和骑2旅残部在骑8旅旅长马英的率领下,逃到门源大阪山,准备在此打游击。这便是青海门源县土匪暴乱。
我军得知此情况后,1军长贺炳炎、政治委员廖汉生即刻命令陈忠宝团长率部至大阪山追歼此残敌
1949年9月7日,陈团长率部急行200余里,准时到达集结地域王家沟。经侦察分队抓获的舌头提供的情报,知马英残部暂住马场,总算咬住了这股残敌。
9月11日,我追歼团踏着月色,顶着寒风,绕道42里进抵北山敌后,我军先敌开火,“轰隆隆”的炮声在山谷震荡。紧接着9连两个排从西山,10连从南山,12连、炮兵连、重机枪连、特务连从正面向敌展开了攻击。
曾在固关之役和我军较量过的马英,深知我人民解放军的厉害,但苦于被我军四面包围,只得死打硬拼。一个小时以后,青马匪徒大多被歼,马英看见大势已去。便打出白旗,率180多名幸存的匪徒向我军投降了。
此匪首投降后,押送到“解放军官训练处”改造学习。在其学习期间,又假借寻妻找子,溜回到了湟中县上五庄,拒不归队。借此机会,同大通县新庄乡江石崖村恶霸地主冶生华、青马原骑兵 11旅副旅长马福旺和马洪骥(曾任马家军副旅长)、李生成(曾任马家军连长)、马占清(恶霸地主)、马德盈(曾任马家军连长)等反动骨干分子,收罗了些散兵、恶霸地主等组成了6个团,约5000人,在大通县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叛乱。
12月5日早晨,大通县里一片寂静,太阳慢慢的爬出了山巅.照亮了县城的房屋街道,突然,一阵阵枪响划破了这宁静的早晨。我驻守大通县的官兵从睡梦中惊醒。
3师9团政委余金龙急忙从床上爬了起来,和前来报告的孙参谋撞了满怀。
“什么情况?”
“城外发生匪乱。”
“赶快同1营、4连联系。”
“线路全部被匪徒切断。”
余金龙转身出屋,急忙往城墙上爬去。他拾级而上,登上城墙,极目四望,只见远近的山上川里好几千名土匪,头上戴着白帽,胳膊上扎着红条条,手里挥舞着长枪短棒、刀锨棍棒,远远近近的山坡上插着红蓝黄青紫的旗子。只见这伙匪徒跪在地上,双手合目,嘴里念叨着,向上苍祈祷,然后突然大喊着:天门开了,天门开了。
土匪们听此话后,便发疯一般向大通县城冲来。
这便是马英精心策划的反革命暴乱的序幕。在此之前,他们曾秘密集会,狂叫道:解放军是汉人的军队!我们要建立我们回族人自己的队伍。现在是汉人掌权,回族人迟早是要灭族灭教。扬言:阴历10月16日,青海6个大县7个小县要一齐起事。
“打下大通县城,夺取西宁市!”
可以看出,匪首们是利用宗教迷信大做文章。紧接着马英便下达了一道命令:凡16至50岁的回族男子必须参加起事,不愿参加者一律满门抄斩。
“我们被土匪包围了!”
余政委脑海中作出了判断,紧接着在四连的防区磨庄传来了激烈的枪声。
情况十分危急!
“通知各连严加防备,拒敌于城墙之外,不能让敌接近城墙。”余政委当即下了城墙,直奔办公室,同县长马有成研究对策。当时大通县城内驻守我军仅有2营的两个连、团直机炮连和干部轮训队,人数太少、兵力太弱。余政委和马县长在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后,制定了4条应变措施:
一 、向群众讲明土匪叛变真相,告诉乡亲不要惊慌,不要外出,以防流弹杀伤。
二 、动员县政府工作人员和青壮年加固城墙,严密监视敌人动向。
三 、调整兵力,坚守城防,等待增援。
四 、组织突击队、待机对敌实施突击。
土匪一次又一次向我城墙冲了上来,但被我强大的火力一次次击退。
4连被土匪围得水泄不通。激烈的枪声一阵阵传入城中。为解4连之围,余政委率150余人的突击队从北门冲出,增援4连。
我突击队一路冲杀,敌遇我强大的火力便纷纷退去,接近4连阵地时,只见匪徒已逼近4连阵地,形势危急。
“上刺刀,机枪开路!”
余金龙大喊一声,只听得机枪“哒哒哒”的吼叫了起来,只见围墙外的匪徒在机枪的吼叫声中纷纷倒地,英勇的我增援部队一路喊杀着冲进了4连阵地。两路会合,我军防御力量增强,可发疯一般的土匪又一次紧紧的将我军包围。我军战士英勇还击,一次次将敌人的进攻打退。
夜色渐渐降临,余政委当即决定,发起突围。猛烈的机枪声中,我英勇的战士一路冲杀,敌人发觉我军企图冲出重围,便没命阻击,激战一夜后,我军才返回城中。
西宁城内,我军已得知土匪叛乱事宜。
1军主要领导贺炳炎、廖汉生、王尚荣等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分析了土匪叛乱的原因以及包围城池情况,命令:3师师长兴中先带7团的两个营及 1军侦察连火速增援。同时命令 2师6团 1营和炮团的1个营赶到桥头镇,不得延误。
12月6日凌晨,6团一夜急行军110里到达了新城小庄。这时侦察员报告:土匪已占领桥头东北方向香山的两个山头和南面的山顶及桥头镇的北街,我守桥部队被迫退至桥南村中。
参谋长张祖台当即将此情况报告副军长王尚荣。王尚荣命令:桥头部队由你统一指挥,坚决打退敌人进攻,巩固桥头阵地。
张祖台接此命令后,同炮团副团长阎廷明商议,决定先歼威胁最大的北山之敌。
凌晨7时,炮营占领村南阵地,7团3营9连、10连和6团1营攻占桥北阵地;骑兵营一部向南山警戒,以防敌人从北侧偷袭;6团1营1连、2连涉过北川河,插到敌后,断其退路。
然而,敌不待我军实施作战计划,便见匪徒600余人,挥舞着长矛大刀,气势汹汹,一拥而上,将我守桥的7团9连击退。
土匪占领桥头后,又有200多名土匪冲过桥头,占领桥南一处民房。
对此,我炮兵团发起攻击,只见一发发炮弹在匪群中开了花.“轰隆隆”的爆炸声中敌匪喊爹叫娘,我攻击部队立即出击,打退了这股匪徒。插入其后的我两个连队,看到敌匪败下阵来,只听一声:“打”,密集的子弹封住了敌退路,顷刻敌匪溃散。
桥北阵地收复后,我炮火继续对敌实施攻击,同时占领了北山。
钻入桥南村中的200余匪成了孤军。
我军立即将其包围。土匪妄图垂死挣扎,企图放火,借着烟雾逃跑。我围攻部队便一齐开火,敌匪被歼灭。
奉命增援大通县的兴中师长途中受阻,与敌匪一部激战,歼其后又继续向大通方向增援。
6日,敌匪继续围攻大通,情况更加危急。
兴中师长命令:桥头7团及山炮连迅速增援大通,亲自率一部向大通攻击前进。
当晚24时,我增援部队先后到达大通,解了大通之围。
然而,匪徒并不甘心其失败。
8日,土匪仍在附近的山头上活动。紧接着敌再次向南山雷殿庙攻击。我军即刻发起还击,敌溃散而逃。
9日,我军主动出击,以6团、7团及骑兵营合击极乐大庄之敌,经过一场激战后,敌溃散而逃。
10日,我军再次出击,以7团及骑兵营合击寺咀,6团攻击新庄。敌匪一经交战,便仓皇逃窜。
叛乱中的土匪在匪首马鸿骥的带领下,袭击并占领了煤窑沟。
此地煤炭资源丰富,是西宁市主要产煤基地。匪徒企图控制煤炭,造成西宁煤慌,引起再度混乱。我军得知这一情况后,即刻命1连、2连袭击此敌。我袭击部队在营长王健武的带领下,从桥头出发,凌晨赶到窑沟。此时敌还在睡梦之中,我1连、2连发起攻击,敌在睡梦中听见我军“缴枪不杀”的喊声后,还未来得穿裤子便做了我军的俘虏。
匪首总指挥马英并不甘心其失败的命运,纠集600余匪又偷偷向桥头方向冲来。企图偷袭并夺回桥头。我1军首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即刻命令:张祖英设法将敌引诱至阵前;驻守大通3师的一个团经窑洞庄从背后袭击,断其退路。2师的骑兵营连夜从湟中增援桥头。
马英哪里知道,这一仗将是使其彻底灭亡的一仗。14日,约200余名土匪爬上西南方向的山头,企图对我实施侧击。2师骑兵营发觉敌企图后,主动出击,抢占南面山头,向敌发起攻击。敌前后被攻,无心作战,大部被我军所歼。我剿匪主力由窑洞庄出发与敌匪作战。此时的敌匪已成了惊弓之鸟,稍与我军发生战斗,便弃枪而逃。
21日,陈参谋长亲率两个骑兵营往大滩,兴中师长带领6团、7团、炮兵团由大通23日抵达门源,土匪已纷纷逃路。
在窑洞庄狙击残匪时,我骑兵营4连在一山坡,发现一敌匪尸体,肥头秃顶,满脸横肉,身材矮胖,身穿黄泥料面的衣服,从其身上拽出金元以及一枚水晶石雕刻的图章。经辨认确属马英之印,这个作恶多端的匪首在我军的追击中,头部中二弹,一命鸣呼了。
在大通暴乱的同时,门源的土匪也向我门源县委发起了反扑。
敌少将旅长马英没有忘记门源。12月2日,特派其心腹叶生苍来门源进行秘密串联,对群众进行欺骗。
“胡宗南已占领了天水。”
“马步芳已经到了兰州。”
“我们要组织自己的政府。”
在这短短的6天之中,匪首马成彪就聚匪700多人,明目张胆的要攻打县城。
在这之前,二区民政助理员韩喜龙和王以高等5名同志在错龙滩遭到土匪的袭击。
县武装部长宋信忠等20多名同志在黄田韩台山后村遭土匪伏击,20多名同志英勇牺牲。
就在7日晨,我骑2连1排在韩台又遭土匪伏击。
7日黄昏,匪首马成带领着700余名土匪,气势汹汹地向县城发起进攻,我驻军骑2连在翟副县长的带领下奋起还击。
土匪人多势众,又加上武器弹药充足,在经过一阵激战后,门源县城落入土匪之手。这群丧心病狂的土匪,在门源县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顿时街道上空浓烟滚滚,惨叫声、狞笑声、爆-炸声响成了一片。
匪首马成彪带领股首先砸开了我驻军的弹药库,去轻机枪21挺、步枪330支。抢劫群众的牲畜6400多头……。
我骑2连退回大通。
翟副县长和20多名干部壮烈牺牲。
面对土匪的残暴行径,我剿匪部队在兴中师长的带领下,以6团、7团、炮兵团为主力,如旋风一般朝门源进击。土匪对解放军的作战早有领教,便纷纷弃城而逃。匪首马成彪隐藏,匪首马福旺、冶生华带领残匪逃往草原。
此后,门源剿匪没有发生大的战斗,匪患即告结束。
大通、门源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也给我剿匪部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在我军已经在全国打败了蒋介石,在西北打跑了马步芳,我大军直往新疆进军之际,我军剿匪人员对盘踞在青海的马匪残余还缺乏正确清醒的认识。认为:兰州战役之后,我军又紧接着解放了西宁、银川,新疆也待和平解放。自然而然,产生了麻痹轻敌思想。为此,我第一野战军首长一再告诫大家,千万不可放松警惕。然而,我们的一些同志当成了耳旁风。在我军过后,我县、区两级人民政府在收缴散落的武器弹药时,匪首马成彪谎称:“没有那回事,子弹又不能吃,不能喝,我要那东西作啥?”我追查人员信以为真。结果,待土匪发生叛乱时,子弹被马成彪散发一空,成了杀害我解放军的武器。
实际上,在土匪进行串联,在秘密进行活动时,我军已知道但我军有些人不以为然,结果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沉痛的教训。
就在大通、门源的叛匪们围攻县城的时候,在化隆也进行着一场密谋。
1949年9月4日,1军解放了化隆县城,紧接着我军抽调一批干部接管了这座县城。
躲在黑暗角落的马匪军官并不甘心其失败的命运。他们企盼着蒋介石能反攻大陆,马步芳能重回西北,然而这些美梦连他们自己也感到无望实现。于是他们准备铤而走险,图谋起事。其主要核心人物:马忠义(即马老五,曾任青马129军副军长、少将)、马全彪(曾任青马骑兵旅副旅长)、谭成样、马成贤、孟全义(129军参谋长)、韩进禄(青海省警察局局长)。在秘密的串通一个时期以后,他们便在卡里岗沙连堡开会,组织起了“新82军”,推任马忠义为军长。制定了以卡里岗为中心,以甘都、扎巴、群群、巴燕为重要基地的叛乱计划,人数发展为6000余人之多,并宣称化隆是我们的地盘,共产党来者无回
大通的马英,在大通打响了反革命叛乱的第一枪,无疑给这伙准备起事的马匪军官打了一针兴奋剂
在马忠义的卧室里,马成贤、谭成祥、韩进禄等几名核心人物抽着大烟,高兴地开始议论起来。
“嘿嘿,你们看看,马英已经在那面动手啦,咱们可不能光看
“以我看,咱们这里也给他放一把火,凑凑热闹。”
“说得对,马英是有种的,他打了头炮,后面的就看咱们弟兄们的了!”
“没有错,化隆是咱们的地盘,不能让共产党就这么白占着。”
于是,一场有预谋的叛乱拉开了序幕。
土匪首先攻打扎巴镇四区、二区人民政府,只见土匪们挥舞着大刀长矛,血洗了区政府,紧接着又割断电线,伏击了我军执勤分队……。
我军突然接到化隆土匪叛乱的消息后,立即召集了剿灭这股土匪的会议。会上决定由1师1团、2团,2师6团,分别集结于化隆扎巴镇和巴都地区。由1师1团从北经科邦、上野什冲向南攻击。2师经黑城子、关沙堂、青黑昂由西实施迁回包抄。2师2团团部及一个营的兵力从东向西攻击。该团的另外一个营以甘都由南向北堵击,防止该匪逃窜。
战斗部署已定,我军便直扑敌匪。
1950年1月29日,6团急行军一夜,占领了青黑昂、关巴寺以北山梁。此时敌匪发觉我军追击,便没命的逃窜,我2营主动出击,截断其逃路,歼匪一部。1团一部进击上野什冲遭匪阻拦,该团主力及时赶到,将其击溃。
30日,1师1团、6团继续围歼二角、阿藏五具地区土匪。此时的土匪在我军的沉重打击下慌乱逃窜,我军勇打猛冲,杀得土匪节节败退。
正当我军围歼马成贤股匪时,马忠义、马全彪两股土匪会合.一直向化隆的西北五道岭及民和峡门地区流窜。
我军发现这股逃跑的土匪后,即刻命令1师1团、6团追击。我剿匪战士不怕艰难困苦,一路追击,至莲花山、大塘、马场激战,歼敌匪一部。马忠义、马全彪匪首深感我军强大,敌匪一战即败,便率亲兵一部,潜伏在了伏尼旦山、峡门地区,准备等待风头过后,再进行起事。
为了彻底歼灭这股匪徒。1军决定以1师6个连的兵力追击马全彪股匪,以2团一部追歼马忠义股匪。
我剿部队奋力追赶逃匪。马忠义率领着几十名残匪东躲西藏,朝不保夕,看看造反不成便乖乖做了我军的俘虏,被我解放军押回西宁,送解放军官训练处。
这个被送进解放军官训练处的匪首不久便逃出,又从西宁悄悄潜回到了化隆、贵德,联络旧军官、旧匪兵,再次策划暴动。
马忠义首先找到了匪首马全彪,紧接着又找着了尕布宫人,组织了“反共救国军”,企图再次暴动。我剿匪部队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出动,给土匪以毁灭性打击,马忠义狼狈逃窜,窜回化隆西北的后沟村。
潜藏中马忠义四处活动,行踪不定。为了彻底抓获这名匪首,我各区政府发动群众,展开清匪清特。
一天,一老乡匆匆跑往化隆县第二任县委书记兼县长宋林处。
“快,宋书记,马忠义在上滩村。”
宋林即刻与驻军二团政委夏伟研究,命令两个骑兵班将马忠义藏身之地围了个严严实实。
“马忠义,你被包围了,缴枪投降吧!”
马忠义万万没有想到我军再次将其包围,但死心踏地的匪首还妄图逃跑。
借月光,马忠义从窗口跳出,转身便往后山跑去。我骑兵班战士眼明手快,只听得“砰、砰”几声枪响,紧接着又扔出了几棵手榴弹,“轰隆隆”的爆炸声后,只见马忠义躺在地上,睁着不甘失败的双眼见阎王去了。
与马忠义叛匪暴乱的同时,湟中股匪也在行动,哲马禄、马彦率近千余名匪徒利用黑夜悄悄从东、西、南向县政府售沙尔围来。驻守在城内2师5团一个营奋力抵挡,这场战斗打的异常激烈,敌匪仗人多势众,且对县城的情况熟悉,便蜂拥着攻进街头,-些土匪潜入了塔尔寺。敌匪发动着连续进攻,我驻守军英勇还击,枪声如炒豆一般响起,土匪纷纷倒在我军阵地前面。哲马禄穷凶极恶,便命令土匪在街上放起火来,一时间,火光熊熊,浓烟滚滚,半边天都照得通亮。哲马禄“哈哈”大笑着又组织土匪向我军阵地攻来,我军在给敌匪以沉重打击后,终因寡不敌众,主动退出了县城。
土匪占领了这座县城。
我1军发现湟中土攻克县城后,即刻命令2师5团火速驰援湟中,命令驻湟源哈拉图的2师骑兵营星夜急驰,从白土庄之线配合消灭哲马禄股匪。
攻克县城的土匪在烧杀奸淫之后,得意忘形。一时间,许多伪装进步的马匪纷纷露出了嘴脸,为哲马禄出谋划策,妄图久占涅中县城。于是匪首哲马禄便召集各类狐朋狗党参加所谓的“维护社会治安”问题的会议,会上任命了县长等一大帮机构的官员。然而还未等这帮土匪走马上任,庆功摆宴,我增援的主力团队便到达湟中,1营、2营、骑兵营多路合击,土匪在战斗中大部被我军所歼。哲马禄、马彦率残匪逃窜。
我军乘胜追击,在大通黑林卧马的战斗中,匪首哲马禄被击毙。马禄、马彦等匪首先后被我抓获处决。
资料来源:
《西北大剿匪》
相关问答
[回答]山系西北高,东南低,绝大部分海拔3500~5000米,最高峰为疏勒南山5827米的.山系南北两翼极不对称,北坡相对高度达3000米,南麓相对高度仅500~1000米.祁...
兰州西——民和——乐都——平安——西宁——大通西——门源——军马场——民乐——张掖南——临泽南——高台南——清水北——酒泉南——嘉峪关南...
合法继承而来。其实很多人对康乾盛世这种说法是不满的,表面看到乾隆年间,已经到达顶峰,无论是国力还是版图,而实际上如过若没有雍正帝励精图治的12年多,哪...四...
战国时期,处于兵家必争之地的赵国,容易受到邻国的攻击。赵国东边的东胡和西边的临胡、楼烦等少数民族部落经常袭扰、击败赵国。穷则思变。这些胡人部族,与中...
秘密立储、设军机处、摊丁入亩、改土归流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yìnzhēn)(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满族,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
[回答]K2狮子城怎么样?新加坡最重要的花园生活方式搬到中国来。K2狮子城社区130万平米都会级商业配套,包括精品奥莱式购物中心、3D巨幕电影院、风情酒吧街...
西北游5月--10月是最佳季节夏季,也油菜花,黄色的花海和一望无际的蓝色湖水,景色绝佳,湖边也是游人最好的扎营地,那时的气温不超过18℃,气候凉爽宜人...
没有铁的新四军,哪来的解放战争中歼敌最多的华东野战军?“刘老庄82烈士”血搏数千日军的壮举,新四军六师16旅千余人恶战日伪4000余人、旅长政委双双牺牲的“血...
福建省306省道起点三明建宁,终点蒲田秀屿。也称秀里线,西起建宁县里心镇闽赣交界处,与江西222省道,江西209省道连通,自西北向东南,路于秀屿区东庄镇秀屿大...
业一部孤军奋战,最后负伤被俘,绝食三日,壮烈牺牲。此战的失利,使宋对辽的战略关系由进攻转为防御。六、南宋时期的北伐1、南宋高宗时期岳飞北伐岳飞于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