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美文丨草原 作者:老舍 作者:王卉

作者:老舍 作者:王卉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了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语文《草原》,看资深教师手写笔记,学生看了表示很有用

学生对语文课文的预习和学习,需要准确、全面的资料,看资深教师手写笔记,带学生高效学习语文,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

它们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通过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草原》叙述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所见、所闻、所感。

草原的全文 赏美文丨草原 作者:老舍 作者:王卉

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同学们去过内蒙古大草原吗?

那辽阔的草原是个景色迷人,令人神往的地方。

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和草原上生活着的人们,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课文。

(一)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草原的全文 赏美文丨草原 作者:老舍 作者:王卉

(二)字、词的学习。

本文一共有八个生字,组成词语分别是:毛毯、陈旧、衣裳、彩虹、马蹄、豆腐、稍微。

1.在生字的书写上要注意:

毛毯的“毯”,最后一笔是点。

豆腐的“腐”是半包围结构,千万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稍微的“微”字第七笔是横。

2.近义词:

清鲜——新鲜,明朗——晴朗,惊叹——赞叹。

3.反义词:

愉快——伤心,无限——有限,热闹——静寂。

4.词语解释:

境界:事物所达到达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去涂画。

草原的全文 赏美文丨草原 作者:老舍 作者:王卉

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洒脱:言形、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迂回:回旋、环绕,文中指河流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会心: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示的意思。

(三)对课文的学习。

1.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描写了草原秀美的景色。

二、三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主人喜迎远客的场景。

第四自然段写主客联欢的情景。

第四部分为第5自然段,写了主客话别。

2.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话的意思是草原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草原的全文 赏美文丨草原 作者:老舍 作者:王卉

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写作手法:直抒胸臆,情景交融。

课后第一题要求背诵第一自然段,这段对草原的景物描写,既有景又有情。

所以第一自然段作为本文的重点来学习,同学们要明确作者的写作方法就是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段里面还有比喻的修辞手法。

3.概括课文的中心:

本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四)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先描写了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了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写作特色是情景交融。

草原的全文 赏美文丨草原 作者:老舍 作者:王卉

情景交融,作者运用了三种形式,第一种直抒胸臆。

第二种精笔细描,比如文中的比喻句,同学们可以多加揣摩。

第三种就是写实清新质朴,不漏雕饰的痕迹,那么在全文中描写的草原景色,就是用的这样的写作手法。

同学们了解了老舍先生对草原的写作手法,大家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

(五)解决课后问题和知识拓展。

课后的第一题:要求同学们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那么同学们可以结合文字去展开自己的想象。

那么背诵第一自然段,大家在背诵的同时,一定要关注书写和标点符号。

草原的全文 赏美文丨草原 作者:老舍 作者:王卉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会让背诵更加高效。

课后第二题答案:

直接描写是: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作者的感受是这个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是不仅让人感受到草原的美,而且更能表达作者对草原的向往和对草原人民的浓厚情感。

同学们,你能说出几句与送别相关的诗句呢?

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草原的全文 赏美文丨草原 作者:老舍 作者:王卉

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呢?

大家站在夕阳下,望着无边的大草原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诗也是老舍先生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同学们,这是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的学习,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给老师。

草原的全文 赏美文丨草原 作者:老舍 作者:王卉

觉得我的文章有用,请大家点赞转发,谢谢!

相关问答

契诃夫的《草原》全文?

描写一位男孩子随着舅父和神甫到城里读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在穿过大草原时,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为神秘宽广的大草原而惊讶。影片把契诃夫的诗意发挥得...

老舍的《草原》全文中有哪些优美的语句?_作业帮

[最佳回答]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

《草原》(老舍)的原文是什么?也要课文理解-懂得

《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

《草原》文章的结构是什么_作业帮

[最佳回答]【结构分析】全文共分成五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第二段(第2自然段):讲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第三段(第3自然...

草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

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草原主要讲的内容_作业帮

[最佳回答]这是一篇集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课文详细记叙了作者一次难忘的访问经历。文章既写出了草原的美景,表现了草原的独特风光;又写...

草原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写出每个部分的主要...

[最佳回答]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草原的景色,是全文的重点.第二部分描写了草原人热情欢迎客人的场面.第三部分介绍了草原人招待客人的盛况...

谁来帮我更深理解《草原》这篇课文?草原一文结尾写道“蒙汉...

[最佳回答]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出自老舍的《草原》.简单意思: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和睦相处;在离别之际,共同细谈夕阳下的草原.深意:蒙汉情深何忍...

老舍对草原的认识?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

草原课文的教材特点?

对草原的描写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全文借景抒情。主要内容:《草原》一文记叙了老舍先生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