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经十年,有很多感触!我从来不去想功德问题,就只是想抄而已!起初是抄内容短一点的,但觉得无趣就选文字长一些的,但似乎又觉得太长,时值朋友出印度,遂想起《金刚经》,于是便抄《金刚经》,然苦于没有好的古本,(柳公权及文征明的都不满意),抄了四五遍,总觉得不好,遂转抄《道德经》,因为《道德经》有赵孟頫的本子,如此反复,就成习惯了。至今,我更喜欢抄前者,尽管依然背不下来,但每句都极熟了。时间久了它会是一种惯性,不需要坚持,我只要一坐下来就能安静,一切都比原来显得简单而淸快。现在我能做到三点,一是不容易掉字,二是那怕中间停半个月,还是直接上手,根本看不出来前后有什么区别!三是即使和别人说话也不影响抄写!而最难以接受的问题却是比从前“懒”了。——微末 2018年3月15日于陕西师大
微末教授
微末,原名沈兰荣,曾用名沈度,1964年生于陕西汉阴,与北大“三沈”(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同族。国家一级美术师,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师从“20世纪草书四大家”之一的卫俊秀先生,后形成自己了的书法风格及书学理论体系。著有《书法原境论》(国际华文出版社、2002年);《微末书法精品选》(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新楷书千字文》(商务印书馆、2016年)。尤其“无正侧”式用笔理论的提出及作为其呈现的《新楷书千字文》著作问世,为中国书法的核心问题(即用笔问题)拓现了新的视野,以更高的见地“化开”而非“融合”了南北两极传统审美之间的“屏障”,同时,也使中国书法的精神内涵从原境上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另外,十数年沉于经卷的抄写,不期形成了自己经卷书体的独特风格,为新时期颇具影响力的引领者,著有小楷《金刚经》、《道德经》等。
微末手书《金刚经》高清全版
抄经十几年,这是目前最后的一版。
里面有个问题比较纠结:我究竟如何来看待自己的书写状态?是单从抄经上说、还是从书法上说?
若从前者说,唐人抄经像一块儿碑,它早已挡住了后面的去路,如最高水平的《大般若涅槃经迦叶菩萨品第十二》、沈弘的《阿毗曇毗婆沙卷第五十二》,包括刘弘珪的《金刚经》等都是后来者无法越逾的,然,这些“经生”高手,他们并不是当时最有名的书法家,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把经只当经来抄写而已!因而,它们所呈现的所有关于经卷的气息,除肃穆、庄严、寂静之外,依然还是这些特质!而一千多年后,吾人无论如何整理自己的土壤,但再也无法长出那样的品种了,当然我的则更不足论。
若从后者讲:据我的了解,从柳公权算至清代康熙、雍正,中间有苏东坡、赵孟頫,董其昌、傅山等他们抄写的经卷(金刚经》却非常令人失望,虽然他们本人无一不是当时的书法大腕,但遗憾的是,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把经当书法写了?我现在所呈现的,但愿能在这两端之间,无所偏倚,却有所灵化!
细节品鉴
书家 微末
微末,原名沈兰荣,曾用名沈度,1964年生于陕西汉阴,与北大“三沈”(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同族。国家一级美术师,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师从卫俊秀先生。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金刚神咒。唵齿临。唵部临。众佛现金身。遮罗神。护罗神。念佛千遍。鬼离身。身离床。病离身。一切邪魔化为尘。也有草神陀罗尼。也有鬼神陀罗尼...
时间允许最好是一次读完,因为经典是完整的一场法会。因地圆满,果上才能圆满。阿弥陀佛,我平时在单位,在家里不方便念经,我都是在路上,在公交车上,...
念回向文心诚则灵,如果你觉得不够的话可以沐浴斋戒,不杀生。回向给众生。静心回向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两句话是《金刚经》所说,也可以说是佛法的根本原则。意思是:凡是所有一切的相,都要将它当成是虚妄的,只要不去执着它,就会...
如果师兄的孩子与佛法有缘,他想念,或者想和您一起念。那当然是最好的。但如果师兄的孩子,暂时与佛法的缘份未到,(年纪还小等),那么可能“身教”(以...
金刚经,一次全部读完,功德圆满。阿弥陀佛,我平时在单位,在家里不方便念经,我都是在路上,在公交车上,小声的念。我上下班的路上有将近1个小时的时间...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次...
印光大师回向文: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啊哈~既然是孩子生日~那就更应该依孩子心性~~不要妄加自我意愿的~学修佛是好事,善事,究竟事,但也不是迂腐事~~~孩提童真原本多清净纯净~的,实在不必...
[回答]陋室铭的:(1)在:在乎、在于,动词.(2)名:这里用为动词,著名、闻名.(3)灵:灵异,有灵气.(4)斯:这.是:判断动词.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