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小编也是网络小说迷一个,上学的时候经常在课堂上偷偷摸摸的看小说,那段时间真的是小说入了魔,不过幸亏迷途知返,及时醒悟了回来。虽然时隔很久,但也不敢忘却那段时光。
最近在网络上到处都有宣传各种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小编一不小心搜索到了上学时间特别火的网络小说,也都被改编成了渣渣电视剧,刺激的我不得不吐槽一下。下面,就盘点一下当年在网络上大受欢迎的小说,现如今被改编成电视剧的四大遗憾。
TOP One
《坏蛋是怎么样炼成的》原著:六道
《坏蛋》是网络小说界出现最早的一部神作,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讲述的是主人公谢文东,他的“成长故事”,让人一度追捧。当然,这部小说也是现实的一个折射:现今的社会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保护自己的惟一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变成坏蛋。并且在六道之后,更多人模仿坏蛋,出现过各种坏蛋外传、坏蛋内传、坏蛋1.2.3等等等,但确始终及不上真正的坏蛋!
多好的一部小说啊,以前总期待有个导演给拍出来原汁原味的电视剧,结果,在2014年中旬,几个传播公司找了几个小演员,就那下的这部神作的影视权,拍摄了一部名为《谢文东》,的剧,随后的两年,又陆续推出了第二季、第三集!
主角:谢文东。第一季的演员和后两季的演员不同,第一季的主演是个什么鬼?
第二季之后的猪脚还算有点感觉(仅仅是人物形象、、、)
喂,死胖子,我们李爽是胖的凶狠,不是你这猥琐的胖!5分(你只还原的胖!)
化妆师,你印象里的女杀手是这个样子的吗?给你个三分都算多
高强我就不吐槽了,这个形象和小说里的形象还算比较接近、、、可以给个8分
还有,本身一部现代黑道小说,导演组在第三季的时候还加入了抗日元素?你是打算把谢文东搞成抗日神剧吗?虽然小编知道早年间在东北确实有个土匪头子也叫谢文东。可那不是小说《坏蛋》好不好!
当年万分期待的电视剧版《坏蛋》,就硬生生的给毁成这个样子、心中再无一丝挂念。
在电视里,可以用影视快搜直接搜索:XWD就能找到软件看高清直播的,朋友们可以试着去看一下,欢迎吐槽!
TOP Two
《盗墓笔记》原著:南派三叔
《盗墓笔记》系列是南派三叔的代表作,其堪称近年来中国出版界的经典之作,获得百万读者狂热追捧。南派三叔也凭此作名满天下,跻身中国超级畅销书作家行列。堪称让人功臣名就的一系列小说。于2011年12月最后一本大结局上市,共出版实体书九本!九本!九本!
那些年让我们惊悚的七星鲁王宫,神器的秦岭神树,谜一样的云顶天宫以及等等等等。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结果,就在2015年,《盗墓笔记》由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改编成为网络剧,从此,沦为一代”笑柄”。
故事一开头,小编就被雷到了,乡村办的速度与激情,我看到了什么?!!!
三个开着摩托车的雇佣军不紧不慢的一路从德国追着汽车到内蒙古、、、你对的起雇佣兵三个字吗?
这神一般的剧情我先忍了。直到这里,我真的吐了↓(你好伟大啊、、)
还有还有,一个打火机两块钱,可T M这个特效就值三毛钱!丢一个打火机也能炸车也是开眼了。
说好的张起灵哥哥呢?这就是传说中的灵魂人物???
算了,我就看看不说话、、、
盗墓笔记是爱奇艺的独播网络剧,可以在爱奇艺荔枝视频中搜索就能看,简直萌的我一脸血。
TOP Three
《校花的贴身高手》原著:鱼人二代
原著小说中,主要讲诉的了主角林逸奉长辈之命千里迢迢的转学到松山市追求校花,给校花鞍前马后的当跟班并为了他的老婆们不断努力的故事。毕竟是网络小说,虽然虚构的成分较大,但是好歹也是风迷一时的大作。在2015年由爱奇艺旗下团队拍摄,(又是爱奇艺)仅看这一点,让那个我们这些小说迷也是蛮期待的。
原书中有点纯,也有点小暧昧、、、、拍成了电视剧之后,猪脚一张嘴,一股子港台腔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大陆的吗?啊啊啊啊、、、、
猪脚颜值是可以,我不否认,可为什么小说里的剧情让猪脚YY起来,却是这样的猥琐?
小说里面主角很冷酷武功很高,可电视剧里面呢?男主角就一傻逼加花痴没有一点冷酷和高手的样子,里面武打的招数看了就想吐。我们林哥好歹是一代偶像派高手哎!
很多人就是冲着小说的名头来看电视剧的,我想说林逸你妈知道剧情被改成了这个样子吗?为什么会出现绿巨人?钢铁侠、蜘蛛侠。美国队长呢?你拍个复仇者联盟好了、、、
送给导演组一句话↓
其他的小编我是在是介绍不下去了,你们自己去看吧!在电视上用爱奇艺荔枝视频搜索就行。
TOP Four
《终极教师》原著:柳下挥
《终极教师》在小说界拿出来也是独当一面的大作,都市、校园、武侠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太极世家的传人,因为不堪忍受一个野蛮女人的暴力欺负而翘家逃跑,弃武从文成为一所私立学校的高中语文老师。于是,一个传奇教师就此诞生!
结果还是躲不了被改成电视剧的命运,于2015年三月由迅雷看看首发,小编先不说演员,男主和女主的颜值都挺好的,我只想吐槽下改编的剧情和演技,简直不敢恭维!剧情和小说中描述的,差太多了!
你是方炎,你是太极高手。你不是下图的这个笑的比菊花还灿烂的猪脚。
陆朝歌挺好,在人物上算是尊重了原著,丰满的美。就是有点小女人,没有把高冷的一面诠释出来。
秦倚天在整部剧中我就觉得演的很别扭,不想小说里描述的风格。整部剧就是那么的生硬!
在后续又出了一部《终极教师2》,就是俗称的第二季,演员换了一批人!剧情还是那个狗样子。叶温柔被刻画成一个大吼大叫的疯婆子,陆朝歌把自己当成了正房?我想说,你们除了脸和脸Plus的还行?还有什么?还能有什么?
不过话说回来,终极教师这部剧改的还算给原著留了点面子,毕竟有过第一季之后的经验,第二季拍的毕竟颜值高!目前在电视上可以从VST全聚合里面搜索观看,到底能不能及格,还得朋友们看完再说!
话说这么多被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有几个能真正的把小说原著中的那种感觉拍摄出来的?没有金刚钻就别拦瓷器活,多少人青春的记忆别被电视剧剧情抹杀掉。希望以后能有大神把经典的小说完完整整的拍摄出来,期待更好的电视作品。
其实在电视中,使用各个软件来看电视剧的话,不妨安装下载一个当贝市场(第三方应用平台),以上这些视频软件都能在当贝市场内快速下载,爱奇艺、VST全聚合、影视快搜等等都能直接下载安装,看剧必须品啊!
本文出处:《符号里的中国》,作者:赵运涛,版本:中华书局,2021年7月
一、玉皇大帝的出身
上古时期,商人是多神崇拜,如祖先崇拜、各种自然神崇拜,等等。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祖先崇拜。商王朝历史悠久,又足够强大,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英雄,如盘庚、武丁等,商人有很强的部族自豪感,他们认为自己的这些先人足以保护自己。周人则不同,周人历史上一直自称“小邦周”,足见它的弱小。周人为了能联合其他邦族一起对付商,就必须克服自己部族祖先崇拜的局限性,因而更具包容性、显得更为强大的“天帝”的崇拜信仰就被提高了。“天”的观念,是周人独有的,从周初开始,“天帝”成了至高神。《诗经》中的《皇矣》曰:“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天帝曾亲自站出来为文王出主意,告诉他如何打败敌人:要与地位相当的国结合起来,要联合同姓兄弟之邦。用爬城钩援和攻城车辆,讨伐攻破崇国城墙。
在春秋战国之际,南方楚地的最高神是“东皇太一”,屈原《九歌》中就有祭歌《东皇太一》篇。汉代依旧把“东皇太一”作为最高神进行祭祀,如《汉书 · 郊祀志》曰:“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直到北宋,“东皇太一”都是皇家祭祀的最高神祇,但因为只是天子祭祀,所以民间并没普及这一信仰。到了宋代,随着玉皇大帝信仰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玉皇大帝就逐渐取代东皇太一而成为至尊神。
最早出现“玉皇大帝”的名字,是在南朝时期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中。其中提到了“玉皇道君”“高上玉帝”,但这二位神仙地位都不高,一个排右位十一位,一个排右位十九位,都属于元始天尊的下属。
到了唐代,道教被奉为国教。封建统治者认为,若把神仙权力系统和君权系统对应起来,就可以利用道教信仰更好地统治百姓。百姓信仰一个最高神,就是对最高权力的崇拜与信服,而皇帝是人间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是最高神在人间的代理人,也就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不断强调对“最高”的崇拜,也就加强了皇权的威严。
在唐代,随着道教地位的提高,玉帝的声名也呼声日高。王维有诗曰:“翠凤翊文螭,羽节朝玉帝。”李白有诗曰:“入洞过天地,登真朝玉皇。”白居易也有诗曰:“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此外,还有元稹的“我是玉皇香案吏”,孟郊的“手把玉皇袂”,韩愈的“乘云共至玉皇家”,陆龟蒙的“手把玉皇书一通”,等等。中国传统中盛行玉崇拜,玉既代表一种品德,也代表永久,玉帝也就是品德高尚而永久在位的帝王。
到了宋代,宋真宗将玉帝与上古以来的天帝合二为一,于是玉帝就由呼声的“最高”而真正实现了地位的“最高”。史书记载,有一天,宋真宗告诉大臣,他梦见有神人来传玉帝的命令,要求他们崇奉玉帝,于是他下诏,从此开始祭祀玉帝,并为玉帝造像。宋真宗还封玉帝为“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后来又封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同样信仰道教的“道君皇帝”宋徽宗,也对玉皇大帝推崇备至,加封玉帝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
经过皇家的宣扬,玉帝信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在道教信徒心目中,最高神祇是老子或“三清”。玉帝成为至尊神,并不是道教本身发展的结果,而是在君权之下儒释道三教合流过程中儒家的一种宗教建构。君权是至高无上的,天子的地位是天帝所授,因而在儒家看来,最高神自然就应该是天帝,即玉皇大帝,所以朱熹说:“老聃之流岂可僭居昊天上帝之上哉?”他认为玉皇大帝的地位应该在道祖老子之上。这也是后来在道教之外,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的一种普遍观念。随着玉帝信仰的不断完善,玉帝在天庭如同人间帝王一样,有了文武群臣,负责管理各种事务。这就越来越脱离道教寡欲无为的宗旨,而接近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了。
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玉皇大帝。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执笏板。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清刻本,玉皇大帝。和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中玉帝服饰一样,都有方心曲领,即上圆下方的一个装饰,这是宋代服饰的特点,大概跟玉皇大帝信仰在宋代的兴起有关系。在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玉帝的服饰也具有宋朝的特征。
清代传教士绘,玉皇大帝。
上层往往将玉皇大帝作为权力来源的依据,而民间百姓饱受疾苦,往往将其看成是主持正义的最高神,所谓“天上有玉皇,地下有皇帝”。在民间认识中,玉皇大帝关心普通老百姓的疾苦,有求必应,最贤德,最英明,最能辨别是非,常打抱不平,对坏人、坏官员、坏妖怪、坏神仙等进行惩罚。老百姓常说“老天爷”如何如何,实际上也是玉皇这一信仰的潜在影响。
关于玉皇大帝的出身,尤其是民间传说他姓“张”,实源自唐代《酉阳杂俎》中的一个故事:最初坐在玉皇大帝位子上的本是一个姓刘的人,后来被人给替换了。人间有一个叫张坚的人,“少不羁,无所拘忌”,是个纨绔子弟,有一次他抓到了一只白雀,很喜欢,就养了起来。刘姓玉帝和这只白雀有什么过节,就托梦给张坚,责怪他,还要把白雀杀死,而张坚总是想办法保护白雀,让刘姓玉帝无从下手。后来刘姓玉帝干脆亲自下界来找张坚,而张坚见到他,很会来事,就盛情款待他,然后趁着他喝醉之际,偷了他的天车,乘白龙上了天庭。等到刘姓玉帝酒醒,追之不及。张坚到了天庭后,马上改易百官,把原来刘姓玉帝的人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还派人堵塞进入天庭的北门。于是民间从此盛传玉皇大帝姓张,而原来的玉帝则做了泰山太守,主管人的生死。
《古小说钩沉》记载,晋代有个叫周谓的人,死而复生,被玉帝召见。到了大殿上,他问两旁的人,上面坐的是张大帝吗?有人告诉他说,上古的天帝已经离去了,现在是曹明帝。可见,除了人间皇帝有变换,玉帝也是有更换的。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说“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不知道古代有没有版本是“玉帝轮流做”,如果有的话,那么就又可以与玉帝身份变换的故事联系起来了。如果更早的话,那就又有可能与《山海经》中记载的“刑天与帝争神”,《淮南子》中“共工与颛顼争帝”等故事联系起来了。
关于玉帝的出身,《西游记》中佛祖说:“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这是对玉帝的夸耀,显然又是受到了业已形成的玉帝信仰的影响。自宋代以后,随着玉皇大帝信仰的普及,道教《玉皇经》高度神化了他的身世,说他与生俱来就有成仙的资质。他本是一位遥远国度的王子,“幼而敏慧,长而慈仁”,常常接济穷苦百姓,帮助众生,后来放弃王位进山修炼,经历了三千二百劫,最终修成正果,成为“玉皇大帝”。
虽然道教也塑造玉皇大帝崇高的地位,但与官方、民间信奉的玉皇大帝,其地位与神话传说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关于玉帝的出身,道教是参照佛教而设立,官方是将其与传统信仰昊天上帝联系了起来,而民间认为玉帝也像皇帝一样,是可以更换的。这种不同,大概是受限于不同身份、不同视角以及各自的文化传统吧。
二、王母娘娘与玉皇大帝的“绯闻”
在民间,尤其是明清时期,人们往往会认为玉皇大帝的妻子是王母娘娘,她掌管着蟠桃,与玉帝生了七仙女,等等。而在道教中,实际上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并无关系。
王母娘娘是民间的说法,她的正名为西王母。这一名字出现的时间要比玉皇大帝早得多。《山海经·大荒西经》曰:“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山海经》里还说她的形象是人身虎齿,豹尾蓬头:“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这种形象很可能是一个西方部落的图腾。《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曾拜访过西王母,西王母的形象很可能已经发展为西方某个部落的首领了。到了汉代,西王母的形象逐渐演变成了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
在正统道教的典籍中,从未提及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是夫妻,二者的“绯闻”只是民间的说法。人们将这两位神仙联系在一起,是南宋以后,其原因大概有四:
第一,天庭的编制越来越像人间帝王,而皇帝是有皇后的,皇后是后宫之主,玉皇大帝也应该有个与之相配的女神仙。
第二,袁珂《中国神话史》说周穆王见西王母的神话,流传到汉代以后,就演变成了东王公与西王母相会的故事。东王公是男仙之首,西王母是女仙之首,二人常被人们看作是一对。在汉画像中,西王母与东王公往往处于同一幅画中,二者相对。宋代以后,玉皇大帝的地位提高,成为民间公认的众仙之首,而女仙的代表仍是王母,两位神祇的地位有一种“阴阳”的平衡感,容易让人们产生联想。
第三,宋元以后,话本小说流行,神仙故事成为一个重要的题材。其中最喜闻乐见的又是爱情故事,于是就产生了很多描述玉帝子女下凡的传奇。既然玉帝有子女,人们也就顺理成章地把王母想象成了玉帝的配偶。
第四,西王母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成为长生不死的符号。《穆天子传》中西王母祝周穆王长寿:“将子无死。”《汉武帝内传》说西王母曾给汉武帝带来仙桃,“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博物志》也说瑶池有桃树,三千年一结果,这都是后来小说中描绘西王母掌管蟠桃的文献依据。因为王母有着长寿的寓意,尤其是可以使得别人长寿,而人们又特别喜欢表示长寿的吉祥文化,于是相关的话本小说也很流行,如金元院本《王母祝寿》《蟠桃会》《瑶池会》,明代的《群仙庆寿蟠桃会》等。古人在庆寿的时候,尤其是大家族,讲究大团圆,这是对美满生活的一种追求,于是发源于西昆仑的西王母,就逐渐成为住在天庭瑶池,常常陪伴在玉帝身边的王母娘娘了。
西王母历史故事,车骑画像石局部,1978年山东嘉祥宋山村出土。中间是西王母,旁边有羽人侍者,还有捣药的玉兔。
宋代刘松年绘《瑶池献寿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人认为此图描绘的是西王母会见汉武帝的故事,在古代确实流传着二人相会的故事,但汉武帝是在人间会见西王母,西王母来之前还让青鸟侍者报信,李商隐的“青鸟殷勤为探看”即言此。此图描绘的是西王母在瑶池会见帝王,传说瑶池在昆仑山,而周穆王曾到瑶池见过西王母,所以与西王母对坐的帝王应该是周穆王。李商隐有诗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清代任薰绘《瑶池霓裳图》。王母的居所由西昆仑变为天庭瑶池。仙乐飘飘中,王母乘彩凤从云端降落。
清代条屏《西王母瑶池会群仙图》,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发源于西昆仑的西王母转变为常常陪伴在玉帝身边的王母娘娘了。
总之,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在道教中并不是夫妻,但在民间,他们显然已经成为一家人,并且共同形成了一组信仰符号,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明清时期的小说。如明代的《南游记》说孙悟空取经成功后,华光假扮大圣去偷王母娘娘的蟠桃,王母娘娘去找玉帝告状。这里虽然没有说二人是夫妻,但“娘娘”的称呼很可能又暗示了二者的关系。《封神演义》中有一位龙吉公主,她帮助姜子牙战胜了火神罗宣。文中介绍龙吉公主时说她“乃是昊天上帝亲生,瑶池金母之女”。昊天上帝就是玉皇大帝的原型,西方属金,金母就是西王母,也就是王母娘娘,这明显是受到了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夫妻说的影响。当然,时至今日,这一说法仍影响着一些影视剧以及人们的认知习惯。
原作者丨赵运涛
摘编丨肖舒妍
编辑丨张进
导语校对丨柳宝庆
相关问答
不是吧,谢文东绝对不色,而且他重视情谊,我最喜欢金蓉,是个可爱的小妹妹似的,如果你真的喜欢《坏蛋》就绝不会说他色了不是吧,谢文东绝对不色,而且他重视情谊,...
1《voice》这部剧出了三季了,第一季主要讲述了男主妻子和女主父亲因为同一起案件丧命,但是真凶一直逍遥法外,女主在国外进修之后回国成立紧急救援黄金时间的1...
生命相同,生死相同这些的词语都是可以的加油何者还有那么多词语什么什么相同成语:不尽相同不尽相同,汉语词汇,指多个事物之间不完全相同。尽:全、...
哀:1、悲伤;伤心。《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2、怜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将哀而生之乎?。”3、爱。《汉书•鲍宣传》:...
什么什么相同成语:不尽相同不尽相同,汉语词汇,指多个事物之间不完全相同。尽:全、都的意思。例句:每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都不尽相同。用法:每个学生...